浅谈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策略
李艳红 李小红
沽源县第四中学 秦皇岛青龙县隔河头中学 076550
本文探讨了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育;乡村初中;家校共育
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展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学校与社区联系,促进了教育社会化,为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推动家校共育模式的实施对于改善乡村初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的主要问题
当前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面临一些主要问题。首先,信息技术应用和智慧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数字资源,限制了家校互动的有效性。其次,城乡差距和学生背景多样性使得家校共育模式的个性化难以实现,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仍然存在沟通不畅、理解不足的问题,需要改进沟通机制和培训计划。另外,乡村初中学校教育工作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也需要更多的改进和投入,以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综合而言,这些问题共同挑战着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策略
(一)应用智慧平台,抓取学生数据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平台来抓取学生数据,以支持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这包括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历程和成绩等数据,使其能够在智慧平台上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此外,学校可以创建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课堂和课外学习进展,以及提供学习分析工具,用于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了解学生的学术表现和需求,支持个性化教育。家校沟通应用也能够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以确保及时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殊需求。最终,利用智慧平台生成学生素养和表现报告,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术发展和行为表现。这些智慧教育工具和平台提供了更好的数据支持,使乡村初中学校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需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共享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首先,学校可以建设数字资源库,汇集和整理各类教育资源,如教材、课件、教学视频、微课、系统导学单等,然后在智慧平台上进行存储和共享,以供教师、家长和学生使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外部学科专家或其他学校的教师来进行在线课程授课或分享教学经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展学校的教育资源。此外,学校还可以创建家校互动平台,如把家长请进来,参观学校特色文化,如满族中学的满族文化长廊等。让家长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分享专业知识和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另外,提供在线家长培训课程,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需求,以增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最后,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创意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才能和成就。通过这些举措,乡村初中学校能够充分发挥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实现家校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教育质量,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设计数字计划,定期进行家访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数字计划,以及定期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家访活动,来促进家园共育。在线上家访前,学校可以先通知家长并收集相关信息,利用智慧平台发送学生的学习报告和表现数据,为家访提供基础。线上家访会议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工具进行,让教师和家长就学生的学习进展展开交流,建立家校合作的有效沟通渠道。对于线下家访,学校应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尽可能覆盖城乡结合部学生,教师团队或社区资源可以参与到家访中。家访不仅包括面对面交流,还需记录讨论内容和建议,及时跟进并提供反馈。要特别重视学习困难、生活困难、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家访。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智慧平台上建立家庭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家长和教师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促进教育经验的互通。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乡村初中学校能够更好地利用智慧教育工具,建立紧密的家校合作关系,提升教育质量。
(四)推动定期反馈,关注家校沟通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家园共育活动,确保定期反馈、关注家校沟通,并增进家校联合。首先,学校可以建立智慧家校互动平台,提供在线沟通渠道,包括消息通知、课程信息和在线聊天功能,以便家长和教师之间能够随时交流。其次,定期举办家长会议,无论是线下或线上,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运营、政策和课程的机会,也鼓励他们提供反馈和建议。此外,学校应建立家长反馈渠道,收集和倾听家长的声音,以用于教育决策。教师家访和家庭参与学校活动也是加强家校互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最后,制定定期的教育沟通计划,明确家校共育的目标和计划,确保信息传达和合作执行。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乡村初中学校能够建立更紧密和持续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园共育活动的成功实施,提升教育质量,支持学生的全面成长。
(五)应用信息平台,适当家长培训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在进行家园共育活动时,应充分应用信息平台并提供适当的家长培训。首先,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家校信息平台,用于分享学校的教育资源、课程信息、学生成绩和学生作业等。这一平台要确保易于使用和导航,以方便家长获取所需信息。其次,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培训和工作坊,教导家长如何有效使用信息平台,了解学校的教育政策和技术工具。提供在线教程和资源,包括如何登录信息平台、查看学生成绩、了解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此外,学校还应保持定期的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支持,以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计划,推动家庭数字素养培养,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技术,以支持孩子的在线学习和发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乡村初中学校可以增强家长的数字素养,促进信息平台的有效利用,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慧信息平台可以为城乡结合学校的家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内容,以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和教育参与度。这些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导航和使用学校的信息平台,了解在线教育工具,确保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提高数字素养,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有效的家校沟通技巧,深入了解教育政策和课程,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志愿活动,关注家庭心理健康,以及改善亲子沟通技巧。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校的家校共育模式是关键的,以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通过应用信息平台,建立紧密的家校沟通机制,提供家长培训以增强数字素养,学校能够增进家校合作,促进家长的积极参与,从而加强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种综合的方法包括建立智慧家校互动平台、定期举办家长会议、提供家长反馈渠道、进行教师家访、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以及提供家庭数字素养培养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增进了家校合作,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发展机会。因此,智慧教育时代的乡村初中学校应当不断探索和优化家校共育模式,使其更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期望,以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有竞争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学生。这将有助于乡村初中学校在智慧教育时代中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勇 .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 伍新春,管琳 . 家校共育模式实践探究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黄荣金,李业平 . 家校共育模式研究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