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火灾调查中的证人询问技巧探讨

作者

赵小兵

柳州市柳北区消防救援大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0

在火灾发生后,尽快进行事故原因查明和责任追究才能避免同类事故再度发生。而在火灾侦查工作中,证人范围广泛,可以是火灾现场的目击者,也可以是知道有关情况的人,他们提供的证词可以为调查人员还原火灾的全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即使在没有直接目击者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判断火情的位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掌握一套科学、高效的证人询问技巧对提高火灾调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舒适环境,助力清晰回忆

访谈环境对证人回忆和陈达影响重大,其中安静、舒适且无干扰的环境能让证人放松,并更清晰地回忆火灾细节。所以调查人员可选择单独房间并保持适宜温度、柔和光线以及摆放舒适桌椅。若条件受限也要找相对安静角落,而嘈杂环境易使证人分心并影响陈述准确性。比如在喧闹的街道边询问证人时证人可能因外界干扰遗漏重要信息或记忆混乱;相反良好环境能让证人专注于回忆,并如实准确地讲述火灾发生时的所见所闻,从而为调查提供可靠依据[1]。

例如,当需要询问居住在火灾发生楼栋的居民证人时,调查人员不会选择在人来人往、声音嘈杂易,使证人受外界干扰,而无法集中精力回忆的楼道里进行询问,而是会提前联系证人并将询问地点安排在社区内的一个安静活动室。活动室里摆放着柔软沙发和舒适茶几、开着适宜空调温度、灯光柔和不刺眼。证人到达后,调查人员会微笑着请其坐下,递上一杯温水并温和地说:“您别着急,慢慢回忆,这里很安静,不会有人打扰您。”在证人开始回忆时,调查人员不会频繁打断,而是耐心倾听,并用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证人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在这样的舒适环境中,证人逐渐放松下来,并开始清晰且有条理地讲述火灾发生时诸如最先看到哪里冒烟、烟雾的颜色和浓度、听到什么异常声音等情况,从而为火灾调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合理规划问题,引导有序陈述

在证人询问中合理规划问题是核心环节,调查人员要依据火灾调查目的和证人身份设计有针对性、逻辑性地涵盖火灾发生时间、地点、火势、现场人员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询问时,他们需要从宽泛问题入手,让证人自由回忆再逐步深入具体细节,如先问“火灾发生时您在什么位置”再问“当时看到什么异常情况”,这样做能引导证人有序陈述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使调查人员更好把控询问节奏获取与火灾调查紧密相关的关键内容,以推动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例如,在一次商场火灾调查中,调查人员在询问初始需要微笑着对顾客说:“您先别着急,慢慢回想一下,火灾发生那会儿,您刚进商场没多久,整体感觉商场里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顾客称好像差不多,只是人挺多。调查人员则接着引导顾客回想逛时有无突然听到特别声音或看到不寻常景象,顾客眼睛一亮称听到一声挺响的“砰”并且看到一楼那边有火光闪了一下,调查人员则马上追问:“您能确定这声音和火光大概是在一楼的哪个区域吗?从您所在的位置看过去,那边平时是卖什么东西的店铺呢?”顾客想了想,指着西南方向称,好像是那边并且平时卖小饰品。调查人员又问道::“看到火光之后,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您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顾客称:“大家一开始都有点懵,后来就开始往出口跑,我也跟着跑了。

调查人员通过这样一步步由宽泛到具体规划问题让顾客有条理回忆,并陈述火灾发生时情况且未遗漏重要细节,也让一旁观摩学习的人明白如何合理规划问题引导证人有序讲述。

三、适时重复确认,保障证词准确

为确保证词的真实性,在审讯过程中,调查人员可要求证人复述重要材料及主要细节,以确保证词的正确性与一致性。当证人的陈述模棱两可或有冲突时,调查人员要继续反复询问,并留意证人的反应,若一开始就否认前一次的答案则要进一步询问,以判断是否存在记忆错误或有意隐瞒,这样可以降低证人记忆中的偏向性,确保证词的真实性 [2]。

例如,在一栋居民楼火灾调查中,住在着火楼层对面的住户证人称:“火灾发生时,我看到对面窗户先冒出烟,接着就有火苗蹿出来。”调查人员听后温和地让其再说一遍该过程,证人点头后再次清晰表述:“对,先看到窗户那有烟冒出来,过了会儿火苗就起来了。”过了一会儿,证人又提到:“我听到着火那户家里有人喊救命,声音挺大的。”调查人员觉得这是关键细节,便重复询问其是否确定,并让详细说说当时听到声音的情况。证人肯定回答:“没错,就是喊救命,声音从窗户那传出来,特别清晰。”然而当问到具体时间时。证人第一次说大概是晚上七点半,过了一会儿又说可能是七点四十,调查人员就马上重复提问,让其再仔细想想更接近哪个时间。证人思考后称:“应该是七点半,我记错时间顺序了。”在这样的重复确认中,调查人员保障了证词准确,也让旁边学习询问技巧的人直观看到适时重复确认在询问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火灾调查中的证人询问技巧是精准还原火灾真相的关键“钥匙”,但是鉴于火灾环境和地点千差万别,询问方式需因人而异、因事而变,这并非简单的言语交流,而是对调查人员专业素养、心理素质和洞察力的全方位考验。这就要求调查人员既能敏锐捕捉证人言语中的细微线索,又能客观理性地分析判断,所以调查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熟练掌握多样化询问技巧,以便在面对不同证人时游刃有余,从而高效完成火灾调查任务,并为查明火灾原因、 追究事故责任提供坚实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邓勇春 . 火灾调查取证难点及应对建议 [J]. 今日消防 ,2025(6).

[2] 毛渭颗. 火灾调查中起火点和引火源认定研究 [J]. 消防界( 电子版 ), 2024, 10 (10): 111-113.

[3] 陈何美 . 火灾调查询问对象心理分析及询问策略 [J]. 安防科技 , 2021, 000(008):P.2-2.

[4] 李宁 . 基于火调工作中证据保全的有关思考 [J]. 今日消防 , 2020, 5 (07): 119-120.

[5] 杨军辉. 浅析新时期我国火灾调查人员需要具备的素养以及培养对策 [J]. 人才资源开发 , 2017, (20): 149-150.

[6] 蔡宇哲 . 火灾调查中痕迹的运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24):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