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建领 吕晋
冀南技师学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引言:当前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青少年本质上属于社会建设发展的关键力量,这使得青少年创业教育的开展愈发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青少年创业教育核心在于帮助青少年群体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并同创业知识、技能的有效传授,使其能够在日后发展过程中,借助创业活动,凸显个人价值并创造出显著的社会价值。对此,需以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为基础,深化对于创业教育优化对策的探索层次。
一、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
针对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得知,其现状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缺乏完善性。现阶段,青少年创业教育课程整体教学分散,且对于基础理论在实践操作的推进缺乏系统化规划,部分学校在落实青少年创业教育工作时,往往仅依靠创业基础理论课程讲解,从而导致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术实践训练等创业教育内容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以创业项目策划板块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例,因缺乏市场调研等相关课程的支持,导致青少年群体在接受创业项目规划教育时,无法依靠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自身创业项目策划思想意识体系。此外,由于课程内容以专业理论为主,使得创业教育工作与市场发展趋势、个体创业需求等方面难以实现高度契合,再加上对于创业期间遭遇的资金筹集等实践问题的分析缺乏深度,导致青少年在后续创业活动中,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场景中 [1]。
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创业教育本身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这使得创业教育对于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均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然而,当前创业教育教师多为其他专业教师兼任,且以经济管理等专业为主,致使创业教育的开展严重缺乏工科等其他专业学科支持。在此背景下,对于部分需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进行指导的创业项目,教师往往难以予以学生提供专业意见,同时,因部分教师创业教育目标局限在课堂教学方面,导致其往往并不具备丰富的创业与管理经验,在针对创业实践进行讲解时,教师仅能够做好教材中理论内容的讲解,从而无法从实践层面将创业经验分享给学生 [2]。
3、实践平台匮乏。在青少年创业教育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学校虽能够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具有的积极作用,并逐步展开创业实验基地、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工作,但仍存在设施缺乏完善性、管理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在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使得创业实践平台中的基础设施、设备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进而难以充分契合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需求。
二、青少年创业教育优化对策研究
创业教育属于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群体作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主力,这使得青少年创业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对此,为依托创业教育,帮助青少年群体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那么便需将青少年创业教育研究工作重点关注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对于青少年创业教育优化对策的探索层次,从而通过针对性处理创业教育实践期间存在的具体问题,完善青少年创业教育体系,最终为社会健康发展培养出具备良好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青少年人才,并借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推动力量。
(一)科学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影响青少年创业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推动青少年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便需从课程框架系统化建设、课程内容动态更新等方面出发,科学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化建设方面,学校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及创业需求展开深入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不断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与系统化水平。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创业教育工作中,课程体系需以科普讲座为主,结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针对学生创业意识、兴趣等进行有效培养;其次,高中阶段,则可借助创业基础课程的合理开设,将创业基础知识、技能等作为课程主要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打牢创业基础;高校教育工作中,则需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重点放在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等贯穿创业实践整个过程的内容方面,如,通过针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细化处理,按照基础、核心以及拓展课程模块,循序渐进落实创业教育。
在此期间,基础类课程应将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核心课程则主要面向存在具体创业意向的学生,拓展课程则需通过专家主题讲座等多种不同形式,帮助学生获取更为多元化的创业实践经验,进而达到提高青少年创业教育质量的良好效果。
课程内容更新方面,为切实推动青少年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则需从创业实际、市场发展趋势等视角出发,做好相关教育实践内容的引入工作,并结合行业最新动态的融入,使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能够充分契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同时,做好课程内容中理论与实践内容占比调整工作,依托创业模拟、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与专项技能。如,通过将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创业实践案例引入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中,并组织学生在案例学习期间,针对案例展开深入剖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寻找到新兴领域中的创业方向,进而依托课程内容的优化更新,为青少年创业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专业课程基础。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有效应对青少年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切实提升创业教育实践成效,那么便需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便通过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创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等多项工作的协同开展,真正组建起一支具备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青少年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4]。
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工作中,学校需根据青少年创业教育开展需求,将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引进工作严格落到实处,并通过适当拓展教师引进路径,使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及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够走进学校,担任青少年创业教育教师。在此期间,学校还需鼓励、引导现有其他专业教师通过自我提升等方式,转任创业教育教师,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机会,进而在提高其创业教育专业素养的同时,充实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如,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可将人才引进工作面向全社会,以便吸引具备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人才、专家等走进学校以兼职的方式,担任创业教育教师,同时,通过为校内教师提供多元化学习、培训机会,并借助企业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切实推动学校现有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实践能力素养的提升,最终借助人才引进与教师培训工作的协同开展,使青少年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能够得到进一步充实。
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工作中,学校从青少年创业教育角度出发,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构建良好合作关系,并通过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制度体系,组织引导校内教师主动参与到具体创业项目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以便帮助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学校还可通过邀请创业导师、创业成功代表等前往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主题讲座,并借此帮助教师队伍及时掌握行业动态、获取创业实践经验,进而为教师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三)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青少年创业教育工作中,通过针对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进行科学拓展,则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业实践机会,并帮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以便为其后续自主创业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 [5]。
在此期间,学校首先需将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工作有序落到实处,适当增加对于创业实验室等校内创业实践平台的资源投入力度,并编制科学的设备更新管理机制,进而为学生校内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同时,学校还需依据学生创业需求,合理调整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入驻要求,结合创业项目筛选、扶持等专项机制的科学编制,从场地、设备以及资金等层面出发,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如,学校需在落实创业教育工作时,设置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更新专项资金,以此为平台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并确保校内创业实践平台能够充分契合学生在创业方面提出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对于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的学生创业项目,学校还需为其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与适当的启动资金,最终在增强青少年创业教育实践力度的基础上,助力学生创业项目的有效落实。
其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拓展仅依靠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学校还需积极寻求校外企业、社会机构等方面的帮助,并通过与其构建深度合作关系,使企业能够有序参与到青少年创业教育计划编制工作中,以便借助企业力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训机会。在此过程中,还需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创业指导与专项扶持工作中,进而通过学校、企业等多方教育力量的整合,共同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如,学校可通过与企业签订青少年创业教育合作协议,借助企业资源构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定期前往企业,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市场推广等实践工作,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以实践为载体,获得创业能力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则可通过增设青少年创业基金的方式,针对可行性较高的学生创业项目予以适当的资金扶持,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创业初期面临的资金问题,并切实提高青少年群体自主创业积极性。
(四)有序落实宣传引导与个性化引导
青少年创业教育期间,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那么便需将创业教育宣传引导与个性化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重点关注起来。
分开来看,青少年创业教育宣传引导方面,学校需通过与社会机构展开深入合作,共同针对青少年创业教育宣传路径展开深入探索,以便借助多种不同宣传手段,加强创业教育宣传力度,并以此帮助学生接触、学习创业知识,进而为其自主创业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此期间,学校需借助校内广播、宣传栏等宣传方式,结合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宣传方式的应用,针对青少年创业案例等内容进行宣传,从而依托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使其能够在日后学习、发展过程中,主动通过创业活动凸显自身个体价值。
同时,学校还可通过青少年创业主题讲座、创业项目竞赛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为其创业认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如,宣传引导工作中,学校可通过将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在校内宣传栏中进行展示,并组织开展创业主题专项讲座,依托优秀案例宣传,调动学生创业热情,借助专项讲座,提升学生创业知识、技能素养[6]。
青少年创业教育个性化指导方面,需从青少年学生个体创业兴趣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及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为学生制定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教育指导方案。同时,加快推进学生自主创业档案建设工作,实现对于学生创业学习到实践整个过程的精准跟踪与记录,从而为后续创业教育指导方向、内容的明确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学校还需做好学生创业意向收集、整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配备相应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创业实践需求,在学生创业期间,从创业策划、市场调研等层面出发,予以学生适当指导,最终在切实保障青少年创业教育实践成效的基础上,推动青少年群体创业能力的提升,并借此全面促进青少年群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青少年创业教育虽在政策、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课程体系缺乏完善性等多项问题仍属于影响青少年创业教育质效的主要因素,对此,需通过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明确青少年创业教育改进方向,以便在提高教育实践成效的同时,为青少年创业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晓毅 . 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教育公益创业个案研究——以广州市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为例 [J]. 黑河学刊 , 2024, (06): 124-128.
[2] 闫红蕾 , 王劲锋 . 职业院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 [J]. 品位·经典 , 2022, (22): 90-91+101.
[3] 刘洋 , 谢琴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对策分析 [J]. 中国科技产业 , 2021, (02): 37-39.
[4] 原田纪久子 , 徐玲玲 , 温蓓蕾 . 如何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创业?— —基于日本创业发展中心的创业教育实践案例 [J]. 世界教育信息 , 2020, 33 (04): 15-18.
[5] 冯鑫 . 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34 (04): 173-176.
[6] 何丽娟 .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讨——以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为例 [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31 (01): 87-91.
课题来源: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青少年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Q202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