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王玉芳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四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 整本书阅读 " 教学模式革新了语文阅读教学,弥补误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展学生文学素养。然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要求教师立足学生需求,更新教学理念,采用生动有趣的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
(一)阅读内驱动力不足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主导的学习活动,强调深度探索和全面理解。初中生擅长处理单篇短文,对这类文本有强烈探索兴趣。然而,面对长篇幅的整本书,他们常感畏难,不易主动参与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后研讨的积极性也较低,这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经验,难以产生探索的兴趣。教师的阅读目标设计和情境引导不足,也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阅读深度不足
整本书阅读,横向拓宽学生认知,纵向深化理解。教学中,教师方法不当、活动设计单一,常使阅读表面化,学生对阅读有片面理解,缺乏深度。根源在于教师未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使阅读停留在单一维度,无法深化。因此,学生无法掌握书本精髓,形成独特见解,阅读思维也无法螺旋式上升,达不到预期目标
。
(三)阅读评价联动不足
整本书阅读需综合立体的评价,以促进个性化阅读,但目前评价方式单一,忽视了与家长、学生的联动,影响其效果。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将家长、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以实现全面反馈和“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路径探究
(一)制订教学计划
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对教师的教学成功至关重要。尤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教师需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融入其中,先选择合适的书目,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再根据学生兴趣让他们自由分组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模式能促进学生后续阅读的顺利进行,同时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与小组成员积极交流,通过沟通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氛围[2]。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曹文轩的另一部作品《草房子》。具体做法如下:教师首先为学生出示两本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介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每个小组都能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阅读计划,规定具体的阅读次数,并设置阅读周期,结束之后鼓励小组互相分享。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与对比曹文轩的这两部作品,使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是使学生阅读过程变得更加顺利高效的前提。
(二)拓展阅读空间
1. 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阅读硬件建设,是学校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关键环节。学校的图书馆是重要的阅读资源中心,积极引导各学校丰富图书馆书籍的数量和内容,积极购买新书、期刊等,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阅读。同时以阅读展板、微信公众号、阅读专栏等形式加强对整本书阅读的宣传,积极分享好书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2. 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激发终身阅读兴趣,学校需建立科学的阅读管理机制。首先,设定年级阅读目标:七年级侧重兴趣和阅读面的拓宽;八年级注重主题阅读和深度探究;九年级强调选择性阅读和表达能力。其次,将阅读纳入课程,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每天课后服务时间安排阅读,教师进行指导和讨论。再次,学期初规划每月的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节、分享会、比赛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同时,设立阅读评估和奖励机制,通过日常抽查和阶段测评评估学生阅读水平,表彰优秀阅读者和班级。最后,与家长合作,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提供家庭阅读指导,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整本书阅读作为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在拔高学生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丰厚阅读根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整本书阅读,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文章立足现状,寻根纠错,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展现了新课标下整本书阅读课堂的新样态,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提升引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