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昕
河北工程大学 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8
现代园艺产业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但目前高校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还存在着结构不优化,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低,跨学科整合不充分等诸多问题,很难完全适应产业发展对于技术创新与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鉴于此在对国内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导向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和科研的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
一、高校园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优化,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低等问题。有些课程重基础理论而与现代园艺技术,智能化管理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不足。与此同时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落后,很难适应园艺产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跨学科课程与选修模块开设不充分,使得学生科研设计,项目管理与产业应用方面的能力发展受到制约。教学评价体系注重理论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完善。
(二)实践教学环节落实情况
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特征,但总体成效还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以实验课程为主,实训基地操作、企业实习和科研项目的参加为辅 [1]。这几个环节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变,促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但当前实践课程占课程总量的比重较低,有的存在着时间安排紧,设备资源不充足以及指导教师有限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实践环节和行业前沿技术融合不够,学生对智能园艺,数字化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运用实操经验受限。
二、国内外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比
(一)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特点
国外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高度实践导向、跨学科融合等特征。课程体系一般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校内实验,校外实习以及企业项目等为渠道加强对学生动手和应用能力培养[2]。几所欧美大学运用模块化教学设计将植物科学、生态学、农业工程和数字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发展学生复合型专业素养。另外重视科研项目的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直接参与科研课题、产业项目的研究,以促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也体现出多维度的特点,既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该模式以校企协同,项目驱动和跨学科课程设计等方式为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先进经验。
(二)国内大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国内院校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探索出多样化创新实践模式来满足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对园艺人才的要求。一些院校通过设立校内实验基地、校外实训园区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项目操作能力 [3]。同时在创新型课程体系中引入企业联合课程设计,科研课题参与以及创新创业训练等产学研相结合的环节,推动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数字化工具和智能化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例如运用智慧温室,植物生长监测系统以及虚拟仿真平台等提高实践教学真实感以及可操作性等。
三、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策略
(一)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设计建设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与行业领先企业的深入合作,各院校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导入实际生产环节,前沿技术和管理模式,使理论教学和产业实践有机结合。课程设计时,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设涉及园艺生产管理,智能化设施应用,园区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块化课程,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以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为基础,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生产场景与科研平台,让学生通过项目操作,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等环节积累实践经验。
(二)科研项目的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项目的介入对高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提高的关键方式。通过直接让学生融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科研课题立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报,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逻辑思维和科研方法的运用。同时科研实践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让学生积累园艺栽培,植物保护和智能管理多个领域的经验,形成复合型的专业素养。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也突出了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的特点,以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促进了学生科研设计,技术创新和项目实施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园艺科研,经营和产业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高校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呈现多维发展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紧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到位以及跨学科整合受限的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基地以及引入科研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复合型专业素养的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优化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给学生真实的科研及产业应用场景,提升专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韦同路 , 钱婵娟 , 郭大龙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河南教育 ( 高教 ),2025,(02):62- 64.
2. 邓慧宇 .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践指导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08:207.
[3] 杨超 , 于涛 , 谢金森 , 等 . 基于科研赋能核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大学教育 ,2023,(16):117- 119.
作者简介:李昕(1988.12),女,汉族, ,讲师,研究生 研究方向: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