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花木种植项目的数学计量实践研究

作者

刘希

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关键时期,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花木种植项目以其趣味性和实践性,受到众多小学的青睐,它不仅能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多学科知识。数学计量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花木种植项目的各个环节。在场地规划时,学生需要运用长度和面积计量来确定种植区域的大小;在安排花木种植位置时,要考虑间距的合理计量以保证花木健康生长;在养护过程中,对肥料和水分用量的把控也离不开体积等计量知识。

一、小学花木种植项目的数学计量教学特点

(一)实践性与直观性深度融合

小学花木种植项目为数学计量教学搭建了直观的实践平台。在项目中,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抽象计量概念,而是亲身参与到种植场地的测量、花木间距的规划等实际活动中。通过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土地长度、计算种植区域面积,能真切感受到长度、面积等计量单位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让学生对数学计量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也更为牢固,有效提升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趣味性与探索性相互交织

花木种植本身充满趣味,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数学计量教学注入活力。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会对不同花木的生长需求产生好奇,进而主动探索如何合理计量肥料用量、灌溉水量等。比如,为了知道给花木浇多少水合适,他们会思考花盆的容积以及土壤吸收水分的情况,尝试运用体积计量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综合性与拓展性有机统一

小学花木种植项目中的数学计量教学具有综合性,它不仅涉及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的数学计量知识,还与科学、生活常识等多领域知识相互关联。例如,在计算花木生长所需空间时,要结合植物生长特性;在规划种植布局时,需考虑美学因素。同时,该项目还具有拓展性,能引导学生将所学计量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

二、小学花木种植项目的数学计量实践策略

(一)融入种植规划,夯实计量基础

在花木种植项目启动之初,将数学计量融入种植规划环节。比如,教师先给出一片待种植区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规划不同种类花木的种植位置。学生们需要运用长度计量知识,用卷尺测量区域的边长,计算面积,以此确定能种植多少株花木。在规划月季和绿萝的种植区域时,学生们了解到月季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而绿萝可攀爬生长占用空间相对灵活。他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合理划分区域,为月季留出合适的株距和行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长度、面积的计量方法,还学会了根据花木生长特性进行合理规划,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种植需求紧密结合,为后续种植活动奠定了坚实的计量基础。

(二)借助养护活动,深化计量应用

花木种植后的养护环节是数学计量实践的重要契机。以浇水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花木的需水量。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发现仙人掌耐旱,浇水间隔可长一些,而绿萝喜湿润,需要经常浇水。接着,他们运用体积计量知识,用量杯准确量取适量的水进行浇灌。在施肥时,学生们根据花木的大小和生长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肥料。比如,为小株的多肉植物调配肥料时,按照说明书上较低的比例,用量勺准确取用肥料颗粒,溶解在适量的水中。通过这些养护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数学计量在花木生长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计量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开展数据记录,培养计量思维

在花木种植项目中,鼓励学生开展数据记录活动,培养他们的计量思维。学生们每天记录花木的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片数量等。以记录向日葵生长高度为例,学生们使用直尺定期测量向日葵从地面到顶端的距离,并将数据记录在专门的表格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他们发现向日葵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不同。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花木的生长变化规律。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数据预测向日葵未来的生长趋势,为调整养护措施提供依据。这种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过程,让学生们学会了用计量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计量思维。

(四)组织成果展示,强化计量体验

项目结束后,组织花木种植成果展示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计量体验。学生们将自己种植的花木进行精心布置,展示在展示区。在展示过程中,他们需要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种植的花木,包括种植规划、养护过程中的计量方法以及花木的生长情况等。比如,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种植的玫瑰时,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种植区域的面积确定玫瑰的种植数量,在浇水、施肥时如何运用体积计量知识控制用量,以及通过长期的数据记录观察到玫瑰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通过成果展示,学生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和计量方法,还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了不同的思路和技巧,进一步强化了对数学计量在花木种植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语:

在小学花木种植项目里开展数学计量实践,宛如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妙数学与生活融合世界的大门。从最初规划种植区域时的懵懂测量,到养护过程中精心把控水肥用量的细致计量,再到记录花木生长数据时的专注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他们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的公式和数字,而是能真切运用到生活实际、助力花木茁壮成长的实用工具。通过这一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数学计量能力,更培养了观察力、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小梅 . 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以《校园种植》主题活动为例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24(12): 81-83+129 .

[2] 许佳佳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策略——以人教版“手绘种植园平面图”为例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3,36(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