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提升路径

作者

麻忠颖 保家忠 王小萍 张峰

青海盐湖元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 格尔木 816099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以及使用进程当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面临众多不确定性要素,极有可能引发诸如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突发性、复杂性以及高度危害性是这些事故所具备的特性,它们对企业自身、同周边环境与居民的安全构成严峻威胁。应急救援作为事故应对的核心环节,其能力水平对于事故的处理成效以及损失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展开评估与提升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需求。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1.1 具体评估指标

1.1.1 应急组织与管理

应急管理机构的专门设立与否、职责明确程度、人员配备合理性情况。各类可能事故涵盖于应急预案之中与否,内容详细、具体程度,具备可操作性与否,定期修订及更新情况。应急演练在频率、形式以及内容方面符合要求与否,演练效果有效评估与改进情况。

1.1.2 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应急救援需求在应急救援队伍人数方面的满足情况如何。队员专业背景与技能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各方面的涵盖情况怎样、关于队员是否接受定期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全面与否、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应对突发情况能力是否具备。从接到事故报警到队伍集结并赶赴事故现场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1.3 应急物资与装备

关于应急物资其种类齐全与否情况如何,包括防护用品、灭火器材、堵漏工具、监测设备等皆在考量范畴,数量是否满足事故应急处置的需要。应急救援装备性能处于何种状态,定期维护与保养是否切实开展,保障事故发生之际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完善的物资装备管理制度是否已然确立,包括采购、储备、调配、使用以及更新等诸多环节。

1.2 评估方法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问题复杂,层次分析法(AHP)将其作多层次分解。借两两比较之法,确立各指标相对重要性权重,据此构建判断矩阵,以算出各指标权重值。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多具模糊性,难以精确数值描述,此情形下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对各指标量化评价,终得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专家打分法是邀请行业专家,依其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对各项评估指标打分,综合专家意见后,确定企业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领域,部分企业虽已构建应急管理机构。然而,机构职责的明确性欠佳,推诿扯皮情形凸显。在应急预案方面,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缺失显著,与企业具体实况的契合度不足,未能充分考量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性及应对策略。应急演练常呈形式化态势,演练内容单一化,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应急救援的实际水准。演练中所察觉问题的及时整改,亦未得到有效落实。

2.2 应急救援队伍能力不足

在部分企业里,应急救援队伍呈现出规模偏小的状况。其队员专业素养存在显著差异,系统的专业培训及实战经验匮乏。事故发生之际,迅速且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面临困难,致使事故范围扩大。应急救援队伍稳定性欠佳,人员流动频仍,对队伍整体战斗力造成影响。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路径

3.1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对职责进行更深入的细化工作,即应急管理机构各部门及人员所肩负之责,同时构建完备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保障应急管理工作能够切实落地。基于企业实际情形以及风险评估结论,全面地对应急预案展开修订与完善操作,使预案具备更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评审与演练工作需定期予以组织,依照演练状况及时对应急预案实施调整与优化举措。制定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应急演练规划,提升演练在频率与形式方面的多样性,增强演练所具备的真实性与复杂性程度。强化对演练效果的评估与总结活动,针对演练期间察觉的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以此持续提升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

3.2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针对企业规模与风险情形,对应急救援队伍规模予以合理扩充,对其专业构成加以优化,以确保队伍拥有应对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制定系统性培训规划,定期组织队员参与专业培训,涵盖危险化学品知识、应急救援技能以及安全防护知识等方面。邀请专家实施授课及现场指导,从而提升队员实战能力。队员参与各类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与演练活动亦应受鼓励,借此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准。构建完善应急救援队伍激励机制,提高队员待遇与福利,对表现卓越队员给予表彰与奖励,增强队员归属感与责任感,实现应急救援队伍的稳定。

3.3 强化应急物资与装备管理

加大应急物资与装备的投入是企业理应践行之事。按相关标准与要求,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丰富与数量扩充工作需妥善落实,先进应急救援装备亦应配备齐全,以确保应急物资及装备满足事故应急处置之需。应急物资与装备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工作要开展,采购、储备、调配、使用及更新等环节的责任明确与流程规范不可或缺。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及保养工作得执行,保障其性能优良,始终处于备用状态。借助信息化技术,应急物资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实现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动态管理,实时把控物资装备的库存数量、使用状况及维护情形,促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3.4 推进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

需构建完备的信息采集网络体系。借助多元途径,及时采集关乎事故的信息,诸如事故现场状况、危险化学品属性及其危害程度、周边环境相关信息等。信息传递渠道建设的强化工作需落实到位,以保障信息能迅捷、精准地传递至相关部门与人员。搭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救援力量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及交互。与周边企业、政府部门、专业救援队伍等的沟通协作需进一步深化,构建协同作战机制,提升应急救援的整体效能。

结论

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救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涵盖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急救援队伍的打造以及应急物资与装备的管理等众多方面。凭借构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对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现存问题展开精准剖析,并选取针对性的提升途径,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得以有效增强。事故损失随之降低,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助力,还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贡献力量。随着科技持续进步,应急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未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持续聚焦应急救援领域发展态势,对自身应急救援能力予以不断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研究 --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D]. 河北工业大学 ,2022.

[2] 奚栋梁 .J 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