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育栋材,奋进担当托希望

作者

陈建文

梅州市蕉岭县蓝坊学校 514170

“铃铃铃铃……”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我手拿课本轻快的步入教室,踏上三尺讲台,看着孩子们憧憬的眼神,带着敬畏之心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本堂课的课题……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当老师?”我微微一笑回答说“这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啊!”是啊,我的梦想一直没有变,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上小学时,老师在我心中是最厉害的人,他们懂得的知识那么多,是我最崇拜的人。从我第一次写“我的梦想”这篇作文始,它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萌芽。上中学时,老师一直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对于生长在穷乡僻壤的学子,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方法。上大学时,我有幸地参加省教师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了一位扎根农村30 多年老教师的报告,泪眼模糊的双眼让我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也让我明白了十几年的努力、奋斗与坚持都是为了实现教师梦。毕业时,我毫不犹豫的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老师。如今,我已在这片讲台走过了15 个春秋,五千多个日夜不仅让我实现了职业梦想,找到人生价值,也让我对教师这两个字多了一份敬畏。

《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意思是,作为人师,就要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思想行为堪为学生的榜样。”好老师身上的好师德会影响身边人也会一直传承。

从小学起,老师们兢兢业业地上课,认认真真地辅导,细致入微地关心,一直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就像阳光、雨露一点一滴的浇灌着我的教师梦在慢慢地变成枝繁茂盛的大树。成为老师后的第一年,跟我一起搭班的是一位老教师。他已经在家乡小学教了30 多年,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乡村教师的无私、质朴、勤劳以及对教育的热忱。在课堂上,他用带着客家口音又还算标准的普通话给孩子们讲述着祖国的美丽河山。课后,他总是手握一支钢笔在课本上认真的备着,手拿一支粉笔在有点掉色的小黑板上写着,手握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练着……我听他跟我讲述着他那个年代教书的故事。他是农民出身,偶然的机会成为了代课老师,后来有政策,他考取了正式老师。成为老师后,他深知自己的普通话不行,他就每天对着电视、报纸练习。年轻时候的他,性格比较浮躁,他的老师告诉他练字可以静心,他拿起毛笔一练就是三十多年。现在的他不仅写着一手好的毛笔字,而且他的性格变得沉稳,内心平静。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步。我总跟他说:“跟您比,我真的差太远了。”每次他都带着鼓励的对我说:“你真的很不错。你肯干,不怕苦,不抱怨,不计较。遇到困惑愿意向人请教,遇到困难会想方设法地解决,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我年轻时候的影子。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是一位好老师。”我一直把他的话记在心中,也以成为好老师为目标。只有方向明晰,心里就更加亮堂,脚下的路就走得更加坚实。

两年后,我调到镇中心小学任教。这一年,我要担任四个班的英语教学还要承担班主任的工作。繁重的教学工作,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加上我班上的一位“特殊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他,高大壮硕,皮肤黝黑,一双大眼睛囧囧有神。但此时的他紧握双拳,嘴巴里发出呲呲的声音,眼睛里露出凶光,他就要爆发了……

他就是同学们口中的“坏孩子”。他跟班上同学的关系不好,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上课常常干扰老师们上课,科任们都对他无可奈何;他很容易发怒,一生气就用牙齿咬东西,用拳头锤墙;他常常让我不知所措。但班主任的责任,让我责无旁贷,即使困难再大也必须勇往直前。通过与他父母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从小到大都是在父亲“粗暴”的教育中成长的,才造成了他不善言辞,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也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偶尔也会非常的安静,就是在他看书的时候。通过与他交谈,他告诉我他喜欢看科幻书和漫画书。我告诉他:“老师允许你在课堂上看你喜欢的书,但前提是你不能影响老师上课,同学们学习。如果你能坚持,老师会借这方面的书籍给你看。如果你能每天、每周甚至每个月完成老师给你定的小目标,老师会把这些书送给你。”他点了点头说:“老师,我不保证我一定能做到,但我愿意试一试。”按照约定,每天预备课前我都会告诉他今天要完成的小目标。从那以后,我看到了他在一点点的改变和进步,虽然他也还会发脾气,但次数少了;上课会举手发言,课后也会与同学们在一起下棋。我也兑现着我对他的承诺,也相信他会好好珍惜他努力的成果。他毕业后,在乡间小道偶尔会遇见他骑着自行车上下学,他会面带微笑腼腆的叫一声“英语老师好”。此刻的我是开心的也是欣慰的,为人师者,最幸福之事莫过于此啊。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守好讲台主阵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不仅仅是育智更是育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恩、学会友善、学会奋斗。这就是真善,就是仁爱,就是大爱,是教师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师德。

我一直告诉孩子们要带着严谨与勤奋去求学,要带着正直与善良去做人,要带着爱心与温暖去生活。我们的孩子他们年龄还小,对于梦想也没有过多的想法。但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我会不愿其烦的告诉孩子们“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轨道。在课堂上,我会告诉孩子们祖国的璀璨历史、地域风貌、民俗风情,让他们爱上祖国;我会给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我会与孩子们分享我的学习故事,让他们了解读书的苦与甜;我会与孩子们一起歌唱,唱出快乐与梦想。当听见孩子们说:“老师,你脾气这么好,从来不骂我们,我们最喜欢上你的课了。”当看见已毕业的学生回到学校来找我围着我转时,当收到同学们发来的节日祝福时,我是幸福的。

青春逢盛世,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教师,在教书育人大业中,树立理想信念,培育道德情操,夯实扎实学识,奉献仁爱之心。我将怀揣着敬畏之心,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党和国家的嘱托,奋力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培育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