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焦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大陈小学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

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本研究聚焦于小学数学教学,探索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和问题解决法等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寻求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实施的教学策略,并探讨了这些策略如何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应用方案。这一研究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教育工作者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实践指南。

1、教学策略的应用与优化

1.1 使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参与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际问题和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将更容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案例,确保案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2]。通过讨论和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学生将逐渐培养起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

案例教学也能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案例,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问题解决法与思维方式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法被广泛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难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保问题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可以促使他们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除了传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思维外,学生还应当培养直觉性思维、空间想象力和问题求解能力 [4]。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分享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彼此的灵感,形成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设计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将逐渐培养出勇于探索、创新思维活跃的学习态度,从而全面提升其数学创新能力。

2、教师角色与学生反馈机制

2.1 教师反馈的正向影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正向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及时肯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努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教师的正面反馈还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教师的反馈不仅体现在结果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过程中的引导和鼓励 [5]。教师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在思考和解决数学难题时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角度。通过这种正向反馈,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会更具有韧性和毅力,从而更有可能克服挑战,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教师的正面反馈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可和激励,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定期的创新思维训练的设计及实施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教师应定期设计并实施创新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创新思维比赛或挑战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或数学竞赛,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思维时,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予专业指导和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定期的创新思维训练与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2.3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而产生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欲望。

例如,在教学 “百分数的应用” 时,教师可以创设 “超市促销”的教学情境:“超市正在进行促销活动,一款原价 200 元的玩具,现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打八折销售;方案二:满 100 元减 25 元。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优惠方案更划算呢?如果你们是消费者,会选择哪种方案?” 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将百分数的应用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同优惠方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而激发创新意识。

结束语

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实施了案例教学和问题解决法,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采用多样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数量和范围的限制可能影响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并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艳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J]. 女人坊 ,2020,(11):00083-00083.

[2] 孙玉华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索 [J]. 读写算 ,2020,(22):11-11.

[3] 吕晓凤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J].科普童话·原创 ,2022,(08):78-79.

[4] 韩玉新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09):0024-0024.

[5] 黄海娇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J]. 新课程 ,2020,(16):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