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非遗保护到文旅顶流:淄博花灯如何“出圈”点亮盛世

作者

金晓艳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自贡花灯从地方非遗发展为“天下第一灯”的历程,为其他地区的非遗花灯提供了宝贵经验。淄博花灯作为北方花灯的佼佼者,具备深厚底蕴,探索其如何借鉴自贡经验实现“出圈”,对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贡花灯:从非遗到文旅顶流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的支持

自贡花灯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成立专门机构、颁布政策、组织活动等多方面。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自贡市政府提出“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以灯为荣,振奋精神,建设自贡”的灯会举办宗旨。1983 年,自贡市政府组建了“自贡市灯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每年灯会的举办。1988 年,自贡市政府成立了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 , 作为政府的一个专门机构 , 负责承办自贡灯会以及自贡灯彩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使延续多年的自贡民间灯会完全演变成以政府主导举办,并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官方的牵线搭桥下,20 世纪 90 年代,自贡灯会走出国门,接连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举办,均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1994 年至 2000 年,自贡市政府颁发了两次“关于加快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发展”的市长令,颁布了“自贡市彩灯行业管理规定” ,不断规范彩灯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促使自贡彩灯文化行业加速发展。这一时期自贡的彩灯企业由原来的 50 多家迅速发展到 200 多家,其制作的彩灯数量不仅供应全国,且一举覆盖了多个东南亚国家的市场。2017 年,自贡市政府批准成立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围绕当地的红色文化、盐、恐龙、彩灯等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科学规划和开发运营 ,其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华彩灯大世界成为自贡旅游济的“王牌”。

(二)革新彩灯制作技艺及内容

自贡花灯在保留竹篾编织、绸缎裱糊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持续引入现代技术。例如,运用 LED 光源替代传统蜡烛,解决了安全与能耗问题;结合全息投影、裸眼 3D 等技术,打造“动态灯组”“沉浸式光影秀”,让静态花灯变为“会讲故事”的艺术装置。且自贡花灯的题材也随着年轻一代的需求而变化。比如,一些被年轻人所熟知的“英雄联盟”“剑侠情缘”等网络游戏、二次元文化等内容都被自贡的彩灯艺人用灯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灯会活动。

(三)产业链条完整闭环

自贡花灯形成了从创意设计、材料供应、制作施工到展览运营、文创开发的全产业链。本地聚集了数百家花灯企业,分工明确:有的专攻设计,有的负责制作,有的专注于大型展会搭建。政府牵头成立行业协会,规范标准的同时,推动企业抱团发展,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四)品牌营销精准破圈

自贡花灯以“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核心 IP,通过“固定主场 + 全国巡展 + 海外输出”的模式扩大影响力。在营销渠道上,早期借助央视等主流媒体造势,近年来深耕短视频平台,通过“灯会幕后制作”“灯组创意解析”等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同时与旅行社合作推出“观灯专线”,将灯会纳入全国旅游线路。

(五)文旅资源深度整合

将灯会与本地恐龙文化、盐业历史结合,打造“灯会 + 博物馆 + 古盐井”的联动旅游产品。例如,游客白天参观自贡恐龙博物馆,夜晚观赏以恐龙为主题的灯组,形成“白天看恐龙,晚上赏彩灯”的沉浸式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潜力。

三、淄博花灯面临的短板与挑战

(一)产业链不完善

淄博花灯以小作坊式生产为主,缺乏规模化企业,设计、制作、

运营环节分散,难以承接大型展会订单,也无法形成价格与质量优势。

(二)创新能力不足

多数灯组仍依赖传统造型与静态展示,科技元素应用较少,互动体验项目匮乏,对年轻游客吸引力有限。

(三)品牌影响力局限

淄博花灯主要辐射山东及周边地区,全国范围内认知度较低,缺乏像“自贡灯会”这样的标志性 IP 活动,营销方式也较为传统,依赖本地宣传与线下推广。

三、淄博花灯借鉴自贡经验晋升文旅顶流的路径

(一)以技术创新激活传统工艺

1、传统工艺现代化

保留琉璃灯罩、丝绸裱糊等核心技艺,同时引入自贡的“科技赋能”经验。

2、建立创新研发平台

联合本地高校,如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等,成立“花灯设计研究院”,一方面邀请自贡非遗传承人传授现代灯组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兼具齐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能力的本土人才,定期推出主题性创新灯组。

(二)构建完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1、培育龙头企业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场地补贴等政策扶持,鼓励本地小作坊合并重组,形成 1-2 家具备大型展会承接能力的龙头企业,负责统筹设计与运营,中小企业则专注于细分环节,如材料供应、灯组加工等,形成“龙头引领 + 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格局。

2、拓展产业链边界

借鉴自贡文创开发经验,推出以淄博花灯为元素的衍生品,如琉璃花灯书签、聊斋灯影盲盒、齐文化主题灯笼 DIY 材料包等,通过线上电商与线下景区商店同步销售,提升非展会期间的收入。

(三)打造标志性IP 与多元营销

1、塑造核心IP 活动

将现有花灯艺术节升级为“中国(淄博)齐文化花灯节”,固定举办时间,以齐文化为统领,打造聊斋文化、陶琉文化、齐商文化主题灯组,邀请自贡团队联合制作部分灯组,形成“北有淄博齐韵,南有自贡灯彩”的差异化定位。

2、营销渠道破圈

在短视频平台发起相关话题挑战,吸引流量;与小红书、抖音达人合作,推出“淄博观灯攻略”,重点突出“白天逛周村古商城,夜晚赏齐韵花灯”的联动体验。

(四)深度整合地域文旅资源

参考自贡“灯会 + 恐龙文化”的模式,将花灯与淄博本地资源结合:“花灯 + 聊斋城”打造沉浸式夜游项目,让游客在灯影中体验“穿墙术”“画皮”等聊斋场景;“花灯 + 陶瓷博物馆”推出“陶瓷灯盏制作体验”,游客可亲手制作简易陶瓷花灯;“花灯 + 烧烤”推出“赏灯 + 撸串”套餐,借势淄博烧烤的热度吸引游客。

作者简介:金晓艳(1989—),女(汉族),教师,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88 号 电话:1345535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