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与分析
夏威 杨厚鹏 李文祥
湖北跃华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引言
建筑工地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精准测定其排放因子是开展污染核算与管控的基础。排放因子作为量化扬尘排放量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污染治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然而,当前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受施工复杂性、环境波动性等影响,存在数据偏差大、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探索科学的测定与分析方法,提升排放因子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对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存在的问题
(一)测定方法标准化与规范化不足
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方法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研究采用的采样技术、监测设备与计算模型存在差异,导致测定结果可比性差。部分测定过程未充分考虑施工阶段特殊性,采用通用方法进行采样,难以捕捉不同施工环节的扬尘排放特征。采样频率与时长设置不合理,短期监测数据无法反映施工全过程的扬尘排放规律,导致排放因子代表性不足,无法为污染管控提供可靠依据。
(二)环境干扰与误差控制难度大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气象条件变化对扬尘扩散与采样精度影响显著。风速、湿度的波动改变扬尘扩散路径与浓度分布,导致同一施工环节的测定数据波动较大 11⋅ ]。施工机械运行、物料运输等动态干扰因素多,易造成采样时段扬尘浓度异常,增加数据解析难度。部分监测设备受振动、粉尘附着影响,测量精度下降,进一步放大测定误差,降低排放因子的可靠性。二、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施工活动特性的核心作用
施工活动本身的特性是决定扬尘排放因子的核心因素。不同施工阶段的作业方式差异显著,地基开挖、土方运输、结构施工等环节的扬尘产生机制与强度不同,排放因子存在明显差异。施工规模与强度通过影响物料扰动范围和频率改变扬尘排放量,大规模作业区域因裸露面积大、机械活动频繁,扬尘排放因子显著高于小规模作业区。施工工艺水平也影响排放因子,先进的降尘工艺与设备可有效降低扬尘释放强度,缩小排放因子数值。
(二)物料属性与管理状况的影响
建筑物料的物理属性直接影响扬尘排放潜力。物料颗粒粒径分布、含水率、黏结性等特性决定其在扰动过程中的起尘能力,细颗粒物料因易被气流携带更易形成扬尘,排放因子相对较高。物料堆放与运输管理状况对排放因子影响显著,露天堆放、未覆盖的物料受风力作用持续起尘,运输过程中洒落与颠簸产生的扬尘进一步增加排放总量。物料周转效率低导致堆积时间延长,也会提高扬尘排放因子的累积贡献。
(三)环境条件与防控措施的调节作用
环境条件通过改变扬尘扩散与沉降过程调节排放因子。干燥少雨季节,物料含水率低,易被机械扰动或风力扬起,扬尘排放因子升高;湿润天气则因物料黏结性增强,起尘量减少,排放因子降低。施工现场采取的扬尘防控措施直接影响排放因子大小,围挡设置、喷淋降尘、车辆冲洗等措施通过抑制扬尘扩散或减少起尘量,降低实际排放因子 [2]。防控措施的覆盖范围与运行效率不同,对排放因子的削减效果存在差异。
三、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的优化策略与应用
(一)优化采样方法与测定技术
依据施工阶段划分测定单元,针对地基处理、主体施工、装修等不同环节设计专项采样方案,捕捉各环节扬尘排放特征。采用多点位同步采样技术,在施工场地不同功能区布设监测点,结合风向风速数据优化采样位置,确保捕捉扬尘浓度最高值与分布规律。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便携式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校准维护,减少设备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升排放因子计算的准确性。
(二)强化影响因素控制与数据校验
构建全流程施工工况记录体系,按小时段精准记录作业内容(如土方开挖、结构浇筑等)、机械运行参数(设备型号、功率及运转时长)、物料搬运频次与种类等关键信息,建立排放因子与施工活动强度的动态关联数据库,为后续相关性分析奠定基础。同步部署气象监测设备,实时采集风速、相对湿度、环境温度等参数,通过建立多元回归修正模型,量化环境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系数,消除温湿度波动、气流扰动导致的系统误差。实施平行采样与重复测定方案,每批次样品至少进行 3 次平行测定,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降低随机误差;对偏离标准值以上的异常数据,通过核查采样流程、仪器状态进行溯源,确认无误后予以剔除,保障排放因子数据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三)完善排放因子应用与动态更新机制
构建覆盖全施工周期的扬尘排放因子数据库,按施工类型细分为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等类别,再按基础开挖、结构砌筑、装饰装修等阶段进行层级划分。结合建筑规模等级、施工工艺类型及区域气候特征,建立多维分类索引体系,实现排放因子的精准调取与匹配应用 [3]。将测定的排放因子数据嵌入施工许可审批系统,作为环保措施设计依据;对接环保验收流程,为扬尘排放达标评估提供量化标准。建立常态化更新机制,按年度开展不同施工场景的补充测定,跟踪新型降尘技术应用效果与施工方式革新带来的排放变化,及时修正数据库参数,确保排放因子始终与实际施工环境相适配。
结语
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因子测定是量化扬尘污染、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当前存在的方法不规范、干扰控制难等问题制约了数据应用价值。通过优化采样方法、强化影响因素控制、完善数据校验与更新机制,可显著提升排放因子的准确性与代表性。持续深化测定与分析研究,推动排放因子在污染管控中的实际应用,对降低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筑施工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鹏程. 绿色环保背景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4.
[2] 尹楚杰, 李雅杰, 王灏, 等.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J]. 环境工程 ,2023.
[3] 郑丹 .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 [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2,38(04):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