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

作者

曾洁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 401220

引言:

当前教育理念强调学科育人,要求教学内容不但关注知识掌握,更应体现塑造品格与养成价值观的导向。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主题统领、内容整合的教学模式,为渗透德育内容提供连贯路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基于文本内在价值及单元主题逻辑,将德育理念自然融入语言学习全过程,并借助结构清晰的教学安排,推动学生在语言理解中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进而增强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将核心素养与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此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因其强调内容整合等特征,为德育的有序渗透提供实践路径。该模式依据大观念统摄下的教学安排,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德育素材,在促进知识掌握的同时,协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在课程标准引导的驱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正朝着“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方向稳步转型,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推动这种变革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的现存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中蕴含的价值内容未得到充分挖掘,导致德育元素表现零散且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有效的价值引导。另外,教学环节的设计多侧重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德育目标未能深度融入教学流程,造成育人效果浅显。除此之外,评价体系仍以知识与技能考核为主,忽视学生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成长变化,难以反映德育的真实成效。上述问题使德育渗透缺乏整体性,制约学生价值观的内化,从而影响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

1. 深挖教材资源,明确德育价值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起点。教师基于单元主题与文本内容,梳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提取具有德育意义的内容,并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贯穿相关引导,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然接受德育内容,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祖国的美丽山河”展开,内容包含《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中,教师可将“热爱祖国山河、关注自然生态”作为德育主线,在整体教学设计中提前明确价值引导方向。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教师带领学生体会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感受古人对山川的热爱,并借助朗读、想象、画画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祖国自然之美的认同。《海滨小城》一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文中描写的沙滩、海风等场景,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对“美丽家乡”的感受,将地域认同感与家国情怀相联系。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可设计“我眼中的祖国山河”主题展示,将阅读积累转化为口语表达,指导学生在表达中内化情感。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教材内容不只作为语言学习的载体,更成为德育内容的来源,凭借单元整体设计实现情感认知、态度引导。

2. 融合教学环节,落实德育目标化

教师将德育目标融合进小学语文教学各类教学环节中,是实现育人功能系统落实的重要途径。依托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优势,教师在文本理解、表达拓展等环节中合理安排德育相关的语言任务,并借助层次分明的语言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价值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全过程渗透。

围绕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教学内容,该单元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组成,主题集中于学习态度、成长意识与品格塑造。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注重贯通价值线索,并合理设置情境提问,引导学生聚焦人物行为背后的德育内涵。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带领学生代入角色,依托划句训练理解“坚持上学”的精神,落实热爱学习的德育导向。《花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安排朗读活动,借助比喻意象感知花朵象征的学习精神,启发学生表达“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学生”,实现价值观引导。《不懂就要问》教学中,教师结合人物行为变化组织表达练习,鼓励学生就“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进行探讨,深化勇于提问的行为选择认同。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精神的德育主线,凭借文本、训练与表达任务的系统整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品格观念。

3. 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德育持续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德育目标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策略。教师设计紧密衔接的教学活动,并同步推进价值引导与语言学习,使每个环节承担德育渗透任务,促使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德育内涵。

依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教学内容,该单元以真实或寓意化的故事为载体,主题集中体现机智勇敢、诚实守信、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在导入阶段创设跌入水缸的情境,引导学生设想不同应对方式,再引导聚焦“司马光砸缸”的关键动作,并在讲读过程中组织学生圈画与“冷静”相关的语言描写,指导学生体会处事果断的品格力量。教师教学《一个粗瓷大碗》时,在讲解课文过程中连续提问“这个碗有什么特别”“这背后体现出什么”,使学生理解战士情感的珍贵,并在课后鼓励学生绘制“情感回声图”,梳理人物行为背后的精神意涵。在整单元教学推进中,教师将德育渗透贯穿于导入等多个教学环节中,既保持完整性的训练语言能力,又层层落实德育目标,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优势。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既是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学生品格的重要载体。借助深挖教材资源、科学融合教学环节等措施,德育元素能系统化地融入教学实践,以全面实现育人目标。未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单元整体教学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更强的育人功能,进而构建完善的德育渗透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爱平 .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路径研究 [N]. 江苏科技报 ,2025-06-16(B03).

[2] 王卫 . 聚焦深度学习深化单元整体教学——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6):115-117.

[3] 钟越越 . 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J]. 语文世界 ,2025,(13):60.

[4] 何婷 .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J]. 全国优秀作文选 (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2024,(06):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