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思维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徐慧
南京东南实验学校2100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并建议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实现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思维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思维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讲古诗词时,创设古代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意境,能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参与学习,这种方法通过直观情境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促进思维发展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创设问题情境时,他们要想怎么从情境里找关键信息,怎么用知识推理判断,这样就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脑子越用越灵活。
(三)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熏陶。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深入情境,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增强情感体验。比如讲感人故事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好体会人物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感知力和人文素养。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思维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逻辑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问:“诸葛亮为什么挑大雾天借箭?”“他怎么利用曹操多疑完成计划?”“从这事能看出诸葛亮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带着学生一步步分析课文,让他们明白诸葛亮的聪明计谋,锻炼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这样学课文更明白。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实践思维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把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连起来,培养实践思维。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让他们在熟悉的场景里学习、运用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授口语交际《购物》时,老师可以在教室模拟超市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对话。过程中,学生要用学过的说话技巧交流,解决购物问题。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际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语文知识用到生活里。
(三)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故事情景能吸引他们注意,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或编写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讲故事时学语文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让学习更有趣。
例如,在教授作文《未来的世界》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幻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照着故事里的情节,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描述未来世界。这过程中学生能尽情发挥创新思维,想出独特的未来场景和故事,让作文写得更有意思。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培养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内容,用它创设情境能给学生丰富的视听体验,培养形象思维。老师可以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把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可见。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老师先播放桂林的实拍视频:镜头里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游船缓缓划过水面,江面泛起层层涟漪,配上清脆的鸟鸣和流水声。学生看着视频,能直观看到课文里“连绵不断的山”“碧绿的水”是什么样。接着,老师引导学生闭上眼,听着视频里的山水音效,结合课文中“奇、秀、险”“静、清、绿”的描写,想象自己站在漓江的竹筏上,风吹过山林,江水漫过脚踝的场景。这样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既能通过画面和声音理解课文描写的景色,又能在想象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五)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培养共情思维
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培养共情思维。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例如,在教授《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老师让学生戴自制头饰演角色:演蔺相如的学生,要拿着“竹简”(硬纸板做的),用沉稳语气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还要做大度的手势;演廉颇的学生,背着“荆条”(树枝扎的),佝偻着背进“府邸”,带愧疚语气说“我真是羞愧啊”,并做出跪地请罪的动作。表演时,学生要思考角色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蔺相如退让是为大局,廉颇请罪是知错能改。这样他们能感受人物性格,理解“将相和”以国家为重的道理,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共情能力。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思维化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老师能创设问题、生活、故事这些情境,像用多媒体放画面或让学生演角色,能让孩子爱学语文,还能练逻辑、创新这些思维。然而,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也要注意情境创设要符合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控制情境教学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煜华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5,(18):33-36.
[2] 李永树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A] 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论文集[C]. 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