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侯新玲
河北省泊头市齐桥镇菜园小学 06215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呈现高质量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应重新梳理教材内容,从中挖掘生活化因素。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此构建生活化赋能的新型教育体系,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一、挖掘生活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高效的辅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适合的生活化资源,以此为学生带来趣味的学习体验,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达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教学“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时,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不同时期的代表,讲述他们所处年代的出行、购物、互联网、手机、航天等方面发展的特点,如 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的代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代表的真实讲述中,深入感受科技发展对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的科技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变化视频,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影像直观地感受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听讲、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感知科技的力量,以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二、创设生活化场景,强化学生知识理解
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刻认知所学知识,对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理念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生活化场景,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扮演活动。具体案例如下:和朋友吃完火锅后,小明和伙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经过医院检查他们是因为食物中毒导致的。当小明到店里索要赔偿时,店铺老板以其他顾客没有出现腹痛现象为由拒绝理赔。通过演绎生活化场景,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知法律与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法律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搜集生活中应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案例,或者通过虚拟技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法律应用场景。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场景,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认知法律在保护监督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组织生活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课后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地球 - 我们的家园”时,本节课主要围绕“环境保护”展开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对此,教师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时,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为学生设计适宜的实践活动。比如,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等工具搜集当今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同时引导他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人们的环保观念意识。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学生小组需要发挥自身的潜能,设计适合的环保宣传册、视频等内容。或者,教师也可以联合社区,组织学生开展社区环境打扫、环保宣传活动等。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知识抢答、绘画比赛、创意展示等活动。教师通过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理念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性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力,促使课堂教学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台阶。在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深入探索适合的生活化教育方案。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生活化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与创新,以此发挥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中强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智力 ,2025 (1).
[2] 丹真曲珍.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传奇故事,2022(4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