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王海英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四中学 068250
引言
在教育变革浪潮中 , 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指引。传统教学侧重知识灌输 , 学生虽能掌握解题技巧 , 却在思维拓展、知识应用等方面发展受限。如今 ,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向综合素养 , 初中数学教学亟待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 聚焦学生数学思维、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 , 使数学学习不止于课本, 更能关联生活与未来发展。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占据关键地位,对培养其数学思维与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秉持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已无法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并非个体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有必要深入研究与探索教师教育理念,寻求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与教学方法。只有更新与完善教师的教育理念,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过度关注成绩的教学方式,可能使学生将学习数学的目的单纯聚焦于获取高分,而忽略了对数学知识本身的探索和理解,难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长期如此,学生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其数学素养的提升。
1.2 教学环节与方法缺乏灵活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复习旧课、讲解新知识、举例说明、练习巩固等固定教学环节。这些环节虽有助于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固定模式,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导致课堂单调,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引发厌学情绪。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过度强调知识灌输,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但会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体而言,在数学定理教学中,如果教师仅局限于讲解定理内容和推导过程,而忽视引导学生探究定理的发现逻辑和应用情境,就容易导致学生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难以深入理解定理的本质内涵,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更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2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 利用问题情境进行导入
在初中数学课上,理论更抽象,逻辑要求更强,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这使得他们无法理解许多抽象的知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精细的课堂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问题情境的导入法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把握知识全貌,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探索。例如,在教授“数轴”时,教师可先创设一个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导入数轴的三个要素时,教师拿出一把尺子提问:“同学们,拿出你们在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尺子,仔细观察,哪里表示的数值更大?”学生们观察尺子,对问题产生兴趣,并积极探索老师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抽象的知识得以可视化呈现,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从而快速掌握知识要点。
2.2 注重过程导向,引导核心素养自然生成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学结果为导向,将学生的答题成绩和应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此种导向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也会造成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问题,继而引发部分学生出现抄袭、作弊等问题。由此可见,结果导向的教学课堂不仅不利于全体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生成与提升,还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两极化发展。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学生学习、探究、解题和测试等学习行为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对话,讨论问题,指导学生分析、探究,使他们在深度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总结数学学习技巧,从而自然生成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问题引导,培养关键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以过程为导向,以问题为线索,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育人效果的关键。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基本学情,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设计导思、导学、导究的教学问题,通过将不同问题汇集成问题链,推动学生的进阶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以此引导学生自然生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3 利用游戏进行导入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规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例如,“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将一个代数式写成若干个因式相乘的形式。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关键是寻找出代数式中的公因式。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一种游戏引入因式分解和提公因式的概念:假设学生是侦探,需要破解一个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密码,从而拯救被绑架的人质。学生需要找出密码中的公因式并提取出来,才能得到正确密码。通过参与这一游戏,学生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掌握因式分解和提公因式的方法。
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教师需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其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冷国盛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J]. 求知导刊,2021(23):29-30.
[2] 杨发盛 .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J]. 新课程,2020(32):162.
[3] 邵永辉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与方法 [J]. 教育艺术,2019(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