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策略研究

作者

钟国华

黔江区正阳小学校 409000

一、引言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识字效率不高。因此,探索情境教学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需结合学生特点与识字内容,构建贴合实际的实施路径。以下从情境创设、互动引导、巩固强化、拓展延伸四个方面阐述具体做法。

(一)搭建生活化场景,激活识字感知

在识字教学中,可将汉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联结,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环境中接触汉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搭建生活场景,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例如,教学 “家” 字时,教师可精心布置一间模拟家庭的教室角落,摆放柔软的沙发、原木色的餐桌、色彩鲜艳的玩具等物品,还可以张贴温馨的家庭照片,营造出舒适的家庭氛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场景中的元素,指着 “门”“窗”“桌” 等物品,先示范正确的发音,再带领学生跟读。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小朋友们,我们的家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联想更多与 “家” 相关的事物,如 “床”“衣柜” 等,并适时出示对应的汉字卡片,让学生在看到实物的同时认读汉字,加深印象。

再如学习 “菜” 字,教师可提前准备种类丰富的蔬菜实物,像翠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圆滚滚的土豆等,让学生近距离触摸、观察蔬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感受不同蔬菜的质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蔬菜的特点,然后在黑板上书写 “菜” 字,讲解字形结构,强调 “艹” 字头与植物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还可以组织 “蔬菜分类小能手” 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蔬菜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在分类过程中反复认读 “菜” 字以及不同蔬菜的名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汉字。

此外,在教学 “车” 字时,教师可收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模型,如小轿车、公交车、自行车等,布置在教室的展示区。上课时,先让学生观察这些车辆,说一说它们的用途和特点,再引导学生认读“车” 字,以及不同车辆对应的汉字名称。同时,教师可以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扮演司机、乘客等角色,在情境对话中运用所学汉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二)设计互动式活动,深化识字体验

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游戏和活动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互动式情境活动。比如在学习 “跑”“跳”“拍” 等动词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动作游戏。教师先出示汉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然后带领学生做 “跑一跑”“跳一跳”“拍一拍” 的动作,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这些字与动作的关联。还可以开展 “汉字找朋友” 的配对游戏,将具有相同部首或相关意义的汉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对应的汉字并组合在一起,如 “河”“江”“湖” 都与水有关,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此类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使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围绕识字目标展开,同时兼顾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进一步深化对所学汉字的认知和体验。

(三)借助多媒体工具,丰富识字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更为丰富多样的识字情境。教师可以制作包含图片、动画、声音的课件,在教学 “山”“水”“花”“鸟”等字时,通过课件展示山川、河流、鲜花、飞鸟的动态画面,并配上相应的声音,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感受汉字所代表的事物。对于一些笔画复杂或易混淆的汉字,如 “辩”“辨”“辫”,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它们的笔画构成和区别,帮助学生清晰掌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识字内容相关的儿歌、小故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呈现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感官角度接触和理解汉字。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注意合理适度,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多媒体工具能有效辅助识字教学,丰富学生的识字体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四)开展实践性拓展,巩固识字成果

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识字成果。例如,布置 “生活中的汉字” 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商场里、家里的物品上寻找所学过的汉字,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组织学生开展 “汉字手抄报” 制作活动,让他们将学到的汉字进行整理、装饰,创作成手抄报,在创作过程中回顾和运用所学汉字。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所学汉字写简单的句子或小故事,尽管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但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实践中加深对汉字的运用和理解。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汉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从认识到运用的转化,从而巩固识字成果。在开展拓展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活动难度要适中,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和作用,进一步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搭建生活化场景、设计互动活动、借助多媒体、开展实践拓展等策略,能让识字教学更贴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未来教学中,需不断探索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升识字能力,为其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学生更好地走进汉字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瞿楚华。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2024(3):45-48.

[2] 樊梦溪。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路径探索 [J]. 语文教学通讯,2024(5):32-35.

[3] 魏俊鹏。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应用 [J]. 教学与管理,2024(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