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问题链设计与应用
姚婵娟
重庆市南川中小学 408400
一、引言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吸收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是学科知识的核心,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然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实现对概念的深度学习。问题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从而深化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基于此,本文探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问题链设计与应用。
二、实施策略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问题链设计与应用需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方法,通过科学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生物概念,提升学习效果。
(一)立足概念本质,构建基础问题链
要实现对高中生物概念的深度学习,首先需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因此,在问题链设计的初始阶段,应立足概念本质,构建基础问题链。教师需深入剖析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概念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能够直接指向概念本质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应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快速切入概念学习。例如,在讲解 “酶” 这一概念时,围绕酶的化学本质、作用特点等核心要素,设计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作用特点?” 等问题。通过这些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构建过程中,要确保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概念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具体而言,基础问题链的设计可采用 " 阶梯式递进 " 策略。以 "光合作用 " 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先提出 "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 这类直观性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认知;继而追问 " 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最后设置 " 光照强度如何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 这类关联实际现象的问题,将抽象概念与现实情境相联结。这种由浅入深的问题序列,不仅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解构概念,还能通过问题间的逻辑关联,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概念体系。
(二)依据认知规律,实现问题链层级递进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因此问题链的设计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层级递进。在基础问题链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初步认识向深层次理解过渡。这些问题应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和分析,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比如,在学习 “细胞呼吸”概念时,在学生掌握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后,设计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场所、条件、产物及能量释放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等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对细胞呼吸概念的理解,明确不同呼吸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层级递进的问题链能够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极限,激发其探究欲望,推动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合生活实际,促进问题链情境融合
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将问题链与生活实际情境相融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应挖掘生活中与生物概念相关的素材,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设计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讲解 “免疫调节” 概念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感冒、疫苗接种等现象,设计 “为什么人在感冒痊愈后,短期内不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毒?”“疫苗接种是如何帮助人体获得免疫力的?” 等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将抽象的生物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情境融合的问题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进而提升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四)关注学习反馈,动态优化问题链
在问题链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和学习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问题链进行动态优化。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分析问题链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存在普遍困难,应及时调整问题的表述方式或增加铺垫性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轻松回答现有问题,则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拓展问题的广度。例如,在讲解 “光合作用” 概念时,若学生对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理解不透彻,可增加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在暗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等问题。通过动态优化问题链,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语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问题链设计与应用,是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立足概念本质构建基础问题链、依据认知规律实现层级递进、结合生活实际促进情境融合以及关注学习反馈动态优化,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生物概念,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问题链设计策略,让问题链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学生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生物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梦琪。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生物问题链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学生物教学,2024(3):15-18.
[2] 张晓峰。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 [J]. 生物学通报,2024(5):30-33.
[3] 陈俊豪。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问题链构建与应用探究 [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