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种植活动中的多感官体验,发展小班幼儿综合观察力的策略探究
魏烨
贵州省铜仁市实验幼儿园 554300
引言
幼儿期是感知觉发展关键阶段,多感官刺激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种植活动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感官体验机会,为幼儿观察力培养提供理想平台,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觉发展敏感期,对外界充满好奇但观察能力尚显粗浅,缺乏系统性与持久性。如何利用种植活动中多感官体验促进小班幼儿综合观察力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问题。
展基础
一、挖掘种植活动中多感官体验资源,奠定幼儿综合观察力发
教师应选择适宜小班幼儿种植植物如生长周期短、变化明显、形态特征清晰植物,包括豆芽、葱、草莓等这些植物生长速度快,能满足幼儿即时获得成就感需求,各具特色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关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视觉资源,包括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差异发芽过程中胚芽突破种皮奇妙景象,茎叶生长过程中高度、粗细、颜色变化等。触觉资源也不容忽视,如种子外壳质感,土壤湿润程度,嫩芽柔软度,茎叶粗细变化等这些都能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机会。种植过程中嗅觉资源同样丰富,包括泥土芬芳,植物清香,花朵气味等听觉资源虽然不如其他感官明显,但浇水声,植物摇曳声甚至借助工具辅助感知植物生长声音,都能为幼儿带来新奇体验。
对于可食用植物还可以提供味觉体验,让幼儿品尝自己劳动成果,建立更为深刻印象,通过这些多维度感官资源挖掘能够构建完整立体种植体验激发幼儿观察兴趣,培养细致观察习惯为综合观察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源挖掘应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原则符合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避免信息过载导致认知负担。教师还应根据季节特点、园所条件、班级特色选择适宜种植项目,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多感官体验价值。
二、设计种植活动中多感官体验环节,促进幼儿综合观察力有效提升
种植前准备环节应融入多感官探索引导幼儿通过视觉观察不同种子外形特征,触摸感受种子质地差异,嗅闻辨别各类种子气味,倾听摇晃种子声音,条件允许情况下尝试品尝可食用种子,激发幼儿种植兴趣同时训练感官辨别能力。种植过程环节需注重操作体验让幼儿亲手触摸土壤,感受湿度松软度,观察种子放入土中位置深浅聆听浇水声音,观察水分渗透现象,闻一闻湿润泥土气味建立完整种植体验。生长观察环节应设置结构化观察任务,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全面感知植物变化,如每天测量记录植物高度,观察叶片数量形状变化,触摸茎秆感受硬度变化;闻一闻植物气味,倾听风吹植物声音等。收获体验环节尤为重要,应设计丰富庆祝活动让幼儿通过采摘、加工、品尝等方式享受劳动成果,获得成就感。分享交流环节可组织幼儿讲述自己发现,表达种植过程中情感体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活动环节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符合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特征,采用引入—探索—记录—分享—总结结构,每个阶段融入不同感官体验。如引入阶段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兴趣,探索阶段提供充足材料与工具,鼓励幼儿自主操作记录阶段根据幼儿能力特点,设计简易观察记录表,采用贴纸、图画等方式记录变化。分享阶段创设宽松氛围,鼓励幼儿用自己方式表达发现,总结阶段引导幼儿回顾全过程强化关键认知。教师应合理把控每个环节时长,避免单一环节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活动频率应保持适当,既能确保观察连续性又不会因过于频繁而使幼儿产生厌倦。环节间应保持内在逻辑联系形成完整体验链。注重活动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导入等方式增强体验感染力,如扮演小小农夫或植物医生等角色以此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各环节设计应预留充分探索时间与空间,避免过度干预,让幼儿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尝试解决培养初步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通过精心设计多感官体验环节,能够全面激活幼儿感官系统,丰富认知经验促进观察力、专注力、比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协调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种植活动中多感官体验过程,保障幼儿综合观察力持续发展
创设有利于感官体验环境如建立班级种植角,提供放大镜、测量工具、记录表等辅助工具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制作植物生长周期图,帮助幼儿理解时间概念,设置多媒体资源拓展幼儿认知边界。丰富感官体验形式,采用游戏化方式引导观察,如植物侦探活动让幼儿寻找植物变化。组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植物生长过程,开展艺术表现活动,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植物观察发现。注重个别化指导根据幼儿兴趣特点,提供差异化观察任务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求,对观察能力薄弱幼儿给予更多支持引导其关注明显特征,对观察能力较强幼儿则可适当增加挑战,鼓励深入探究。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设计亲子种植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提供家庭种植指导延伸园所学习体验,创设分享平台让幼儿将在家种植经验带回园所,形成良性循环。构建系统评价机制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分析、谈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状况,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幼儿在种植活动中进步,定期反思总结调整优化活动内容与方法。在优化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支持者、引导者角色,避免过度干预给予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空间,注重活动安全确保种植材料无毒无害,工具使用安全可控。活动频率应保持适当,既避免断断续续影响植物生长观察连续性又不过于密集导致幼儿兴趣疲劳。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保障多感官体验质量,促进幼儿综合观察力持续稳定发展。
结论
通过系统挖掘种植活动中多感官体验资源,科学设计多元感官体验环节,持续优化感官体验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幼儿观察兴趣,培养细致观察习惯,提升分类比较能力形成初步科学探究素养。多感官体验不仅丰富幼儿感知经验还能促进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协调发展。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年龄段幼儿多感官体验特点,开发更加系统化种植活动课程,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更为丰富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庄咪. 绘画教学活动提升幼儿观察力的策略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22.
[2] 袁子 .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对 5-6 岁幼儿观察力影响的眼动研究 [D].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3] 孙丽花 . 如何培养幼儿观察力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