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小翠

广东省仁化县仁化中学 512300

一、引言

英语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关键维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引。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读后续写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然而,传统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素材选择单一、教学方法固化等问题,难以有效兼顾核心素养的各方面发展。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为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需从教学各环节入手,构建连贯且具针对性的策略体系,通过环环相扣的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筛选融合多维要素的读写素材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读后续写教学的首要环节是筛选适宜的读写素材。这些素材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与文化的丰富性,同时蕴含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情节冲突或价值探讨点。教师可从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节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英文报刊文章、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故事等中进行挑选。

以分级阅读体系为参照,教师可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的能力要求,将素材难度划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级。在基础层级,可选用如《牛津树》高阶系列中情节简单的家庭故事,这类素材以日常对话为主,语言重复率高,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积累基础词汇和句式结构;在提高层级,引入《纽约时报》青少年版的校园生活类文章,文章中出现的复合句和地道习语,能帮助学生突破语法瓶颈,同时文章涉及的校园社团活动、青少年心理等话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拓展层级则可选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早期短篇小说片段,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充满隐喻的叙事风格,能够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涵。

例如,选取涉及不同国家节日习俗的短篇故事,其语言表达地道,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言输入,助力语言能力提升;文中的文化元素可引导学生对比中外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同时,故事中可能存在的情节转折,如主角在异国节日中遭遇的文化冲突及解决过程,能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后续续写提供思维线索。此外,教师还可引入互动式素材筛选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 " 素材推荐会 ",鼓励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推荐如科幻类、冒险类的英文网络连载故事,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也能让教师更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

(二)搭建支持素养发展的写作支架

在确定合适素材后,需为学生搭建多元写作支架,帮助他们将素材中的要素转化为自身的续写能力。语言层面,可提供常用句型模板、同义词汇替换表等,如针对描写人物情感的场景,给出 “one's heart racedwith...“ a wave of...swept over...”等句型,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文化层面,设置文化背景补充卡,针对素材中涉及的特定文化现象,简要介绍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如在续写涉及西方餐桌礼仪的故事时,补充相关礼仪知识,使学生的续写内容更符合文化逻辑。思维层面,设计情节发展思维导图框架,引导学生从因果关系、人物动机等角度梳理原故事脉络,进而构思续写情节,如通过 “原情节冲突 $$ 可能的解决方向 $$ 不同方向的结果预测” 的框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些支架并非固定不变,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如当学生对某个文化知识点理解存在偏差时,补充更详细的解释说明,确保支架能有效支持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为后续的互动交流做好准备。

(三)设计促进多维互动的续写情境

在学生借助支架完成初步续写后,设计互动情境为他们提供交流与提升的平台。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续写思路和内容,成员间相互点评。在讨论中,学生需用英语清晰表达观点,这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针对不同续写版本中文化元素的体现是否恰当进行探讨,能深化文化理解;分析他人续写情节的合理性,有助于拓展自身思维。还可开展续写故事展演活动,学生将续写内容改编成简短的情景剧,在表演过程中,需准确把握语言的语气、语调,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同时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传递故事中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教师在互动情境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适时提出问题,如 “这个情节发展与原故事的人物性格是否一致?”“此处的文化表达是否准确?”,推动互动向更深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多向互动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续写作品,促进核心素养的融合提升,为后续评价提供丰富的依据。

(四)构建兼顾综合素养的评价体系

经过互动交流环节后,需要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续写成果进行评估。评价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如词汇运用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正确、段落过渡是否自然等,还需关注文化意识的体现,如是否准确理解并合理运用素材中的文化元素,是否在续写中展现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思维品质方面,评估学生续写情节的逻辑性、创造性,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则通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对反馈的吸收和运用情况来衡量。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可促进自我反思,小组互评能学习他人优点,教师评价则提供专业指导。评价结果以具体的改进建议为主,如 “在语言表达上,可增加更多细节描写的词汇;在文化体现上,可进一步结合故事背景深化文化内涵”,使学生明确后续努力方向,形成教学的闭环,持续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通过筛选合适素材、搭建多元支架、设计互动情境和构建评价体系的连贯过程,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各环节。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更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成长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助力高中英语教学实现育人价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J]. 英语教学研究,2024(3):45-49.

[2] 王建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素材选择与应用探析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2):18-22.

[3] 张莉。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J]. 教学与管理,2024(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