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中职中餐烹饪专业“三教”改革路径探析
周日颖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116000
“三教”改革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已经备受重视。面对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体术的新要求,中职教育亟需聚焦专业教学,要深入实施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实践中积极开展“三教”改革途径探索。通过系统地推进“三教”改革,构建成满足新时代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为中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一、“三教”改革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三教”是指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根本要求。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三教”改革不但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更切实实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同时为推进教育公平和开发人力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成为新时期提高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战略选择。
二、中职学校推荐“三教”改革的困境分析
(一)教师转型困境: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挑战
在推进“三教”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难以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二)教材更新困境:构建适应行业的教材体系难题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在整个“三教”改革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在当前中职学校教材建设中却面临着多重困境:一是现有教材内容更新慢;二是数字化教材虽使教学资源有了一种新形态的存在,但是开发成本高,周期长,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很难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三是教材的内容编排过于强调理论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导致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三)教法创新困境: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障碍
教法改革属于“三教”改革内容之一,以求用创新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法改革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学校传统的“三教”的讲授方式已经积淀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教学的单向传授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的个性教学指导,难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二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被积极推广使用,但由于教师缺少实际的操作案例支撑及科学的培训指导,教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三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扩展教学空间、调动教学时空能动性。但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也对学校数字化智能教育教学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并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仍是教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三教”改革的路径建议
(一)数字化赋能教师成长,构建“双师型”教师发展体系
首先,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师培训机制。引导教师利用好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各类优质数字资源参加在线学习不少于 60 小时,并定期组织线下工作坊,聘请行业专家做操作示范和教学指导,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率约 15 个百分点,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其次,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融入 VR 虚拟厨房、智慧课堂等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模拟实训教学。比如:教师利用虚拟仿真系统练习刀工、火候等技能,根据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章节理解率由原来的 70% 上升到现在的 85% ,在线教研平台搭建也使得教师资源可以更好的得到共享以及互相学习和交流。
最后,强化教师企业实践。推动落实“每学期不少于 1 个月”的教师顶岗实习制度,鼓励教师到餐饮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菜品研发、厨房管理工作,在企业学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好技术革新改进同时,融新技术、新工艺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教学的满意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生态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依据职业标准进行职业能力认定,使资格认证、专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紧密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评价与认证体系,构建教师在专业上的定向、转换等良性生态机制。
二)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模块化与动态更新的教材体系
建立校企协同开发机制,设计职教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学校鼓励教师联合行业专家、企业厨师长共同参与教材编写,将企业真实案例、新菜品研发流程、厨房管理经验等融入教学资源。校企联合开发《中式顺菜制作》《营养膳食搭配》《烹调工艺》等活页式、校本讲义等新形态教材。
推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增强教材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将传统章节式教材调整为“基础模块 + 拓展模块 + 岗位模块”的模式,便于教师根据学情灵活安排组合教学内容。例如:基础模块为初级刀工训练等内容,属于通用基础知识部分;拓展模块为地方特色菜系等,按需选择使用。
构建动态更新机制和数字资源平台,促进教材内容持续优化。依托信息化资源平台建立教材资源库,每季度进行更新,在线进行版本管理和推送更新。平台向学生同步推送更新学习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始终贴近产业实际。
(三)融合现代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与互动式教学新模式
推广项目导引与任务驱动模式,把具体的课程内容融于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在《中式热菜制作》的教学中,教师设置“完成一桌节庆宴席菜品设计与制作”这样的综合项目,让同学们可以自主成立小组完成菜单设计、采购原材料、烹制成品菜肴及最后作品展示等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课程挑战度以及趣味性。
引入虚拟仿真与智慧课堂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使用虚拟仿真和智慧课堂的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以 VR/AR 技术搭建虚拟厨房,让学生能够在虚拟厨房里开展刀工训练、火候训练等,保证训练强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训练效率和降低实训成本;运用智慧课堂进行课前预习推送、课中实操答题、课后作业测评等功能,增加师生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与精准性。
倡导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超星平台、雨课堂或建设自有资源库,提供基础理论讲解视频、微课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给学生自学;线下主抓技能实训、问题讨论和个性指导,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生态的重构。通过系统协同与机制创新,不断激发教育教学内生动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进而推动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克东,王亚南 . 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8-34.
[2] 徐兰 , 邓映峰 .“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J]. 职教论坛 ,2022,38(07):52-58.
[3] 宋良玉 . 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探析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94-96.
此研究是大连市职业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职中餐烹饪专业推进“三教”改革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 DZXH2023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