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

作者

李美慧

长春市双阳区实验学校 130000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资源不足会影响情感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情感教育资源,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效果。基于上述教学背景,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挖掘与整合情感教育资源的路径,并以这些资源为基础构建更高效的情感教育课堂。

一、情感教育与情感教育资源

(一)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1]。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视角来看,情感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规则与法律的基本认知与情感认知。

(二)情感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

情感教育资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重要支撑,它的存在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吸引力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质量,有助于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守望精神家园》时,教师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教师只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无法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抵触和厌烦情绪。而教师通过引入传统文化活动视频、传统文化起源故事或传统文化物品等情感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创设沉浸式情感教育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路径

(一)深度解析课本教材,提炼情感教育元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诸多情感元素,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深入解读教材设计意图,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实现以教材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渗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华一家亲》为例,教材“探究与分享”部分讲述了西藏人民抵御英国侵略者的历史故事,教师从中可以挖掘出保家卫国、英勇抗战与百折不屈的精神,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素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民族的抗战故事供学生讨论,并通过情境表演与小组讨论等活动深化学生对民族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二)收集生活情感素材,降低情感教育难度

教师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难点在于,部分情感教育素材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情况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情感上的碰撞与认同。教师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深入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将学科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3],促使学生基于生活现象或生活实践深化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部分时,教师可以借助上海松江少年徐嘉昊的事迹让学生感受自强不息的力量与坚持精神,随后让学生围绕“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案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掘生活中与自强不息相关的案例。比如遭遇家庭变故依旧刻苦学习的少年、坚持参与传统文化宣传的青少年等,让学生在挖掘与讨论过程中深刻体会情感教育与生活的相关性,从而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整合家庭情感资源,培养学生亲情观念

家庭是支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亲情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引导学生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情感依托,为学生德育素养与行为品质的发展给予支持。因此教师要重视家庭情感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通过情境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家庭成员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看待亲子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回望成长》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在你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你哪些支持”供学生讨论,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家庭情感资源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无私的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与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

(四)融入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围绕教学材料搜集社会热点问题,借助社会情感教育资源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夯筑法律基石》时,教师可以引入社会普遍关注的“校园霸凌”案件,并向学生展示国家针对“校园霸凌”出台的系列法律。学生通过了解“校园霸凌”案件的处理程序与判决,可以切实感受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继而增强对国家的信赖与认同,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与品德修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多元化情感教育资源可以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吸引力与有效性,教师要围绕课本教材与教学目标加大情感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力度。教师要意识到教材情感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分析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元素,同时引入生活化情感教育资源、家庭情感资源与社会热点资源,通过打造真实教学情境与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情感教育资源与教材内容融合,深化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倩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5):18-20.

[2] 徐延明 , 郭清娟 . 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J]. 中国教师 ,2024,(11):35-39.

[3] 顾惠 .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J]. 中学政史地 ( 教学指导 ),2025,(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