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策略
佟庆丽
德惠市第六小学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与必备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发复杂化,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重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分析事物背后的原因,形成主动求知探索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多学科知识中的综合发展。
一、聚焦语文教学主题,寻找学科知识联系
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语文单元核心教学主题,关注学生所展现出的综合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确定本次跨学科学习主题。然后,教师应当积极邀请多学科教师从学生日常的学习困难点出发,开展学科间的协同教研,强化教师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打造语文跨学科主题综合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从课本文章中找寻对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动描述,开展与科学学科的知识连接,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提高学生在科学观察中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挖掘文学作品中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文字,与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联动,让学生运用画笔绘出壮观的自然景观。
例如,教师围绕《盘古开天地》开展教学时,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体会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教师应设计“我最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推荐自己感兴趣的神话人物,讲述最喜欢的神话人物故事。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采用绘画方式,绘制神话人物形象,或是开展神话人物演技大比拼,让学生通过自由演讲、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神话人物,覆盖美术、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
二、创设主题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应积极创设语文主题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多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实践办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积极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具有社会性的教学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情境内容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学生经过资料收集、调查分析、结果汇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和见解,增进学生对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深入理解,有效拓宽学生的多学科知识面。
例如,教师围绕《蟋蟀的住宅》开展教学时,应积极进行语文与科学学科的融合教学,设计走进昆虫世界的主题学习活动。教师需要积极运用视频教学,引导学生直观观察蟋蟀住宅的特点,记录蟋蟀住宅的建造方法,体会其所展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教师设计观察与记录的主题学习活动,有效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让学生掌握观察与探究的科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素养增值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框架。教师应重点分析学生在主题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形成对学生学习素养的增值评价,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然后,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果汇报,如调查报告、分析报告、戏剧表演,关注学生所展现出的个人见解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形成对学生的终结性教学评价。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教学评价结果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持续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值。
例如,教师围绕《我爱你,汉字》开展教学时,应当积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考察学生在主题学习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是否能够自主撰写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深刻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情感。然后,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点评,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汉字知识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强烈探究欲。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价值,积极践行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教育思想,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当前的教育核心任务。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主题学习活动方案,精准链接多学科知识。教师还需要设计连贯性、系统性的教学实践任务,打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情境,并在其中嵌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让学生可以积极整合多学科知识,深刻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丹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研究 [J]. 语文建设 ,2022(24):4.
[2] 蔡丽山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 [J].天津教育 ,2024(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