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AI 技术:共青团以生命教育推动学校“五育并举”的实践路径
朱茁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安福中学 343200
一、引言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五育并举” 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与此同时,AI 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方式与形态。共青团作为引领青年成长的重要组织,如何依托AI 技术,以生命教育为载体推动学校 “五育并举”,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实施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AI 技术为共青团开展生命教育、推动 “五育并举” 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手段。我们应积极探索,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一)引入 AI 技术创新生命教育形式
共青团可利用 AI 技术开发多样化的生命教育资源。例如,制作融入 AI 互动元素的生命教育科普视频,通过动画、虚拟场景等形式,生动展现生命的起源、成长过程等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生命教育相关的 AI 小程序,如设置虚拟生命养成游戏,学生在照顾虚拟生命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培养责任感。借助 AI 技术搭建线上生命教育课堂,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邀请专家进行远程直播授课,学生可随时提问,AI 助手及时解答常见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些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为 “五育并举” 奠定认知基础。
(二)整合资源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在校内,联合学校各部门,如校团委、教务处、体育组、艺术组等,共同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利用 AI 技术分析各学科教学内容,挖掘其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实现学科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例如,在生物课上借助 AI 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在语文课上通过 AI 辅助分析文学作品中对生命的感悟等。在校外,与社区、医院、科技馆等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利用 AI 技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各方的生命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为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推动 “五育并举”。
(三)借助 AI 分析实现精准育人
共青团可运用 AI 技术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收集与深度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成长状态,为 “五育并举”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建立学生成长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智能手环、校园一卡通、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的答题情况、课堂互动表现、作业完成质量,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强度,艺术活动的参与次数、表现,劳动实践的完成情况等多维度数据。利用 AI 数据分析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学生个人成长模型,该模型能够清晰呈现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 “五育” 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兴趣爱好等信息。基于此模型,为教师提供详细的个性化教学建议,如对于在生命伦理知识方面掌握不足的学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增加相关案例讲解;对于在体育方面有潜力但缺乏毅力的学生,AI 系统会结合其运动习惯和身体状况,推送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天的运动项目、时长、强度等,同时定期推送体育明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励志案例,激励学生克服惰性,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对于在艺术方面表现出兴趣但基础薄弱的学生,推荐适合的线上艺术课程和练习资源,助力学生在 “五育” 方面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五育融合的生命教育实践
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纽带,精心设计一系列融合 “五育” 要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生命意义,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组织开展 “生命与自然” 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在活动前,利用AI 技术为学生推送目的地的自然环境资料、生态系统构成等信息,让学生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活动过程中,借助 AI 识别设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相互依存关系,如通过 AI 图像识别软件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在生态链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体现了德育的要求;在观察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收集生态数据,如植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活动范围等,运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属于智育的范畴;研学过程中安排一定距离的徒步、野外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锻炼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达到体育的目的;引导学生用绘画、摄影、诗歌创作等艺术形式记录自然中的生命之美,如描绘盛开的花朵、翱翔的飞鸟,创作赞美生命的诗歌,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实现美育的目标;组织学生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如在自然保护区种植树木、清理景区垃圾、为野生动物搭建栖息场所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付出的快乐,培养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劳育的体现。通过这样的融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命教育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 “五育” 的熏陶,实现 “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共青团依托 AI 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抓手推动学校 “五育并举”,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青年教育方式的重要实践。通过创新生命教育形式、整合各类资源、实施精准育人、开展五育融合实践等一系列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共青团应继续紧跟 AI 技术发展步伐,不断探索优化实践路径,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让这一教育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惠及更多青年学生,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宇轩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 [J]. 教育技术前沿,2024(3):35-42.
[2] 林晓慧. 新时代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创新论坛,2024(5):56-63.
[3] 张逸飞 . 高校共青团工作与“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研究 [J]. 青年工作研究,2024(7):45-52.
[4] 崔梦殊 , 安青显 . " 五育并举 " 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 [J].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4(1):62-72.
[5] 孙子淇. 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实践研究[J]. 电脑校园,2024(16):93-95.
[6] 陈维操. 坚持“‘五育’并举” 探索系统化育人新路径[J]. 中国共青团 ,2025(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