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构建与责任落实机制研究
肖庆华
湖北建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规模大、工期长、参与主体多、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安全生产管理难度极大。近年多起重大安全事故暴露出安全责任不清、管理机制滞后、风险预控失效等问题。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中承担着监督管理、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多重职责。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安全监理往往流于表面、责任分工模糊、信息传递不畅、考核激励不到位,导致“最后一公里”责任难以压实,事故频发。面对行业转型升级与政策要求提升,急需建立科学、系统、闭环、数字化的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贯穿全程,充分调动业主、设计、总包、分包、监理、政府等各方的协同合力,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零事故、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本文围绕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构建与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展开研究,分析典型案例经验,探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是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为核心,集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技术支撑、绩效考核为一体的多维系统。其理论基础包括现代安全管理理论、PDCA 循环、系统工程思想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理念。
体系内涵包括:一是制度标准化。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专项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 责明晰化。细化监理、业主、总承包、分包等各方安全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 三是流程闭环化。 涵盖风险评估、方案论证、技术交底、现场巡查、隐患整改、应急演练、事故追溯等全过程管理, 实现 动态优化。四是数字化智能化。依托BIM、物联网、移动巡检、智能预警等数字技术,提升安全监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五是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和问题反馈改进流程,激励全员参与和管理水平提升。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流程实践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防控。
一是前期策划与方案把关。监理应主动参与项目策划、设计方案论证、安全专项方案评审,结合工程特点外部环境,提前识别重大风险源,落实“源头预防”原则。
二是过程监督与动态管控。以现场巡查、旁站监督、专项检查为抓手,结合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严把高危工序和关键节点的安全关。利用物联网设备对塔吊、脚手架、临时用电等高风险环节实施实时监测,动态预警事故隐患。
三是隐患整改与闭环管理。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晰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闭环销号”管理,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形成发现—整改—复查—归档的全流程管理闭环。
四是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定期开展演练和培训,提高全员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有效控制。
五是绩效考核与激励问责。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安全履责与绩效奖惩挂钩,落实“一票否决”和责任倒查制度,切实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落实的难点与机制创新
尽管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层层传递”,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责任分工不清、管理衔接脱节、考核机制单一、奖惩失衡等问题。要实现责任“压紧压实”,必须创新责任落实机制。
首先,健全责任分解与追溯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至岗位、工序和操作环节,明确每一任务节点的责任人、目标、标准和考核办法,实现“人人肩上有责任、事事有人管”。通过签订责任书、上墙公示、履职记录等方式强化责任认知。
其次,完善多方协同与共治机制。业主、总包、分包、监理、政府等各方应建立联席会议、联合巡查、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等协同治理机制,推进“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责任格局。
再次,强化信息化、智能化支撑。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安全生产数据,自动识别和推送风险信息,提升责任落实的科学化和可追溯性。
最后,完善激励约束与第三方监督。建立奖优罚劣、正向激励、问责追究相结合的多元激励体系。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和社会监督,实现“外部压力+内部自律”的双重保障,提升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和履责主动性。
四、典型案例分析与成效总结
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为安全生产管理树立了典范。自开工伊始,该项目便积极推行全流程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监理单位深度参与前期设计与风险评估工作,精心制定分级风险清单,并将其巧妙嵌入 BIM 和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借助先进技术,对高空作业、深基坑、临电等重点环节展开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项目还建立了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各方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及时整治隐患。在责任落实方面,通过责任分解明确各方职责,利用智能监控实现实时监管,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积极履职,通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项目安全事故率大幅下降,隐患整改合格率跃升至 98%以上。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科学的监理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机制,能够有效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极大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能,为项目顺利推进和行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值得同类大型工程项目借鉴推广。
五、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关乎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本质安全提升,构建科学的监理管理体系并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刻不容缓。要以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 全方位 系建设。健全制度标准,为安全生产划定清晰红线;完善责任链条,让安全责任环环 确保安全管理各环节紧密相连、高效运转;强化激励问责,对安全 肃追责。同时,将安全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操作层面,让全体人 守护者。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推动行业迈向更加安全、稳定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吕晗.住宅建筑工程监理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居舍,2025,(24):138-141.
[2]安泽.基于责任导向的建筑施工行为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安全,2023,44(12):1-6.
[3]焦少鹏.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居舍,2025,(23):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