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路径探索

作者

张林芳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市将军祠幼儿园 福建厦门 361000

一、优化教育内容体系

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需优化内容体系。首先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筛选内容,小班幼儿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可选传统儿歌、简单节日习俗等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内容;中班幼儿思维发展,可增加传统神话故事、民间游戏等有故事性和情节性的内容;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萌芽,可引入《三字经》《弟子规》选段及剪纸、书法等有教育意义的经典诗词和传统艺术形式。其次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构建贯穿幼儿三年在园生活的系统、连贯教育内容体系,按不同主题分类,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美德等,每个主题下有多个具体内容且相互关联渗透,像传统节日主题按时间顺序介绍春节、元宵节等,形成完整知识体系[1]。最后要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在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适当融入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元素,拓宽幼儿文化视野,如在介绍中国传统舞蹈时,让幼儿了解芭蕾舞、肚皮舞等其他国家特色舞蹈,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文化魅力,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包容精神。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至关重要。游戏化教学法能契合幼儿喜好,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巧妙融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氛围里学习体验。比如开展“传统节日大闯关”游戏,设置制作元宵、包粽子、猜灯谜等与不同传统节日相关的关卡,使幼儿了解节日习俗与文化内涵;玩民间游戏“跳房子”“踢毽子”等,让幼儿感受传统游戏乐趣、传承民间文化。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魅力。讲解古代建筑时,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在教室布置古代建筑场景,让幼儿仿若置身古代宫殿或庭院,直观感受其风格特点;讲述传统故事时,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亲身体验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与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则充分利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优势,把抽象的传统文化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教幼儿学习经典诗词时,播放配有动画和音乐的诗词朗诵视频,让幼儿在欣赏动画中理解诗词意境、感受韵律美;介绍传统手工艺时,通过视频展示制作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与技巧。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中,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需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着手。创设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物质环境是基础,在幼儿园教室、走廊、活动区等场所,精心布置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像张贴传统绘画作品,其细腻笔触与丰富色彩展现古人生活与审美;悬挂书法字画,那或刚劲或飘逸的字体传递着汉字的独特魅力;摆放传统手工艺品,如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泥塑,让幼儿在目之所及处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2]。同时,依据不同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创设相应活动区域,传统节日体验区可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体验春节贴春联、元宵节赏花灯等习俗;传统艺术创作区提供材料,让幼儿尝试绘画、手工制作等,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深入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同样关键,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端庄的仪表、文明的言行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美德,为幼儿树立鲜活榜样。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礼仪规范与良好品德,引导幼儿见面主动问好、尊重长辈、团结友爱,在和谐文明氛围中成长。此外,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表现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由衷的热爱,使传统文化教育在良好环境中取得更好成效。

四、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是首要环节,幼儿园需建立与家庭的密切沟通机制,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手册等多样化途径,向家长深入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清晰了解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计划,从而积极投身其中。比如,邀请家长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在制作传统美食、表演传统节目等互动中,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让家长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一同阅读经典绘本、观看传统文化纪录片等,为幼儿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此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也不可或缺。幼儿园要积极与社区、文化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挖掘社会资源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例如,和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携手,组织幼儿参观展览、参加文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崔梅娜.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启 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0).

[2]李志瑶.在绘本教学中进行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J].葡萄酒,2023(21):006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