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构建研究

作者

李芸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麻缨塘小学 单位邮编:419100

前言: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灵动课堂”主要是指以英语教学、英语课堂为载体,根据学生身心特性与认知实际,设计出更为灵活、丰富、多元、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灵活驾驭各类素材、资源、方式开展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学习而提供助力的教学策略与育人手段。因此,教师应以全面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对“灵动课堂”的打造,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让学生在趣味性实践、多元化刺激下更好提升发展自身英语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构建意义

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灵动课堂”是指营造活泼好动的课堂氛围,深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当中。由此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精神活力。因此,教师在“灵动课堂”当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在情感知识等多个方面的提升与发展,能够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在构建“灵动课堂”时,必须要真正抓好基础,明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揣摩学生的自主个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个体特性。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某些重点和难点时,一定要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可以让学生把握学习的实用技巧,不断在“灵动课堂”当中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可以以实际角度出发,真正完善具体的教学环境与资源,能够逐步构建完善的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日常的教学设计工作[1]。

二、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教师在打造“灵动课堂”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使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他们能够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 化的素材引导 合对话训练指导方法应用,改变以往局限于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有助于实现学生语言表 目标 依靠表达能力锻炼和思维能力引导等教学手段,体现信息化教学价值,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从基础层面做好改进,落实好以人为本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Happy birthday!”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活跃课堂气氛,接着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文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文章中的寿星过一次生日,作为朋友,要唱生日歌、送礼物等文化常识。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大胆探究,显示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也是英语核心素养所倡导的理念[2]。

(二)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英语是引领学生领略异域文化特色、魅力的工具,其虽然在呈现形式、表达方式上与汉语有着较大差异,但却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达到切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应以深度打造灵动课堂为铺垫,加强对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教学情境的构建。通过对信息技术、生活素材、媒介资源、直观实物等的利用,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吸引其英语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在鲜活认知情境的刺激下,从情境出发,在情境中找寻学英语、用英语的多元途径,为其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调动而助力,促进其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全方位开掘其认知潜能,多元化助推其英语运用素养升华。为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日常的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多种类型的教学设备,积极创设英语相关的教学情境,照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It's Christmas again”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展示关于西方圣诞节场景的英文视频,然后带领学生在视频的情境中学习英文单词。以此可以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主观兴趣,不断实现“灵动课堂”的基本要求。又比如,在“This is my family”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准备录制的视频和音频展示各种甜蜜的家庭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学习范本。学生自选或者教师指派的人物有幽默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等,人物各有特点和使命,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性格差异的了解。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家庭的“全家福”照片,并组织其借助基本的介绍用语、英文表达尝试对家庭成员的介绍,实现对“灵动”情境的构建,使学生在运用基本语句、词汇开展分享与交流中,获得课堂参与度的提升,树立其自信,激发其兴趣,于潜移默化中助推学生的知识运用素养升华。

(三)打造师生互动课堂

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不仅可切实锻造学生的英语思维、理解、认知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在积极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中获得认知蜕变,来助推其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度塑造。因此,教师应以灵活设计探究活动为依托,来落实对“灵动课堂”的打造。通过对探究平台的搭建、探究议题的确立、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加深对一些基础性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的内化,为其应用一些简单的英语素材进行分析素养培育而助力。同时,探究活动的融入,以及探究环节的构建,可进一步增强教学指导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为学生灵活、自主、深入学英语、用英语而提供保障,使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加充分。

例如,在“I like apples”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探索、思考、分析,并借助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有关苹果的相关信息,并借助图片、音频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些苹果代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苹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总结文章中的时间先后顺序,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最后,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积极分享自身亲身经历,围绕现实生活搜集写作灵感,逐步扩充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实施写作练习,从而反映出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在自己所总结内容的基础上,对整篇文章进行复述,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借此组织“I like apples”相关主题的写作,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3]。

总结: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灵动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彻底释放学生的天性,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激情,运用多元化教学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并且,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的特点来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卢芳.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构建[J].山西教育(教学),2022,(05):35-36.

[2]钱丹.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构建灵动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81+83.

[3]郑岩美.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科幻画报,2021,(0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