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镇小学地名文化的教育价值延伸
申兆霞 杜忠锋
滨州市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 256800
一、引言
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特定地域空间的命名标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位置指示,更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一幅幅鲜活的地域风情画,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在城镇小学教育体系中,深入挖掘和有效延伸地名文化的教育价值,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地名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
许多城镇的地名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见证了朝代的更迭、战争的烽火、民族的迁徙融合。例如,江苏南京的 “ 乌衣巷” ,因三国时期吴国曾在此设军营,士兵身着乌衣而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更是让这条小巷声名远扬,其背后所蕴含的从东晋时期王谢家族的兴盛到唐朝时的衰落变迁的历史故事,成为了研究古代社会阶层演变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例证。
(二)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
不同城镇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各异,这也使得地名带有鲜明的地域印记。在山区,常常会出现以“ 岭” “ 峰” “ 峪” 等命名的地方,如河南的“ 云台山” ,因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而得名,直接体现了当地独特的山地景观;在水乡地区,多有“ 浜” “ 港” “ 泾” 等字眼的地名,像江苏苏州的“ 平江路” ,紧邻古运河,周边水系纵横,“ 平江” 之名反映了当地水网密布、地势平坦的水乡特色。这些地名生动地描绘出城镇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地域文化的直观体现。
(三)多元的文化融合体现
随着人口的流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城镇地名往往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汉族杂居的城镇,地名中既有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又融入了汉语的表意特点。如云南丽江的“ 束河古镇” ,“ 束河” 在纳西语中意为“ 高峰之下的村寨” ,体现了纳西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认知,同时又采用了汉语简洁明了的表述方式,这种融合反映了多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共生共荣。此外,在一些历史上曾是对外通商口岸的城镇,地名中还可能融入了外来文化元素,如上海的“ 外滩” ,其名称就与近代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开埠通商历史紧密相关,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
三、城镇小学地名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启蒙的关键时期,地名文化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土历史文化的大门。通过学习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地名由来、演变过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山东沾化为例,据《齐乘》记载,“ 汉龚遂为渤海太守,海滨之民复沾圣化,故以沾化名” ,体现了当地百姓对汉代龚遂治理渤海郡的感恩之情,也反映了沾化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传承。在小学教育中,引导学生探究地名的历史,能够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认识到家乡的变迁和文化的延伸。这种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在新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地域认知拓展价值
对于城镇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活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但对周边地域的认知往往较为模糊。地名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地域认知体系。通过学习地名所反映的地理方位、自然特征等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分布等情况。例如,山东沾化富国街道名称由来,原是元朝时期的富国(盐)场,由盐工、灶户聚落形成的沿海村庄。后经数百年间黄河淤积造陆的海中推进,如今已成为距离大海50 多公里,土地肥沃,商贸发达,交通便捷,依河通海的山东沾化中部重镇。学习时可以加深对地域的认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还能培养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为学习地理学科知识奠定基础。
(三)语文素养提升价值
地名文化与语文教育紧密相连,具有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许多地名背后都蕴含着优美的传说、诗词典故,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在学习古诗词时,涉及到的地名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如学习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 这一地名所代表的秦淮河,在古代是繁华的商业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学生了解了秦淮河的相关背景知识后,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对晚唐社会衰落的感慨。此外,通过学习地名的命名规则、语言特点,还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四)品德与情感培养价值
地名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品德与情感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家乡的地名往往寄托着人们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之情,通过对家乡地名文化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同时,一些具有红色历史的地名,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等,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小学教育中引入这些地名文化,能够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城镇小学地名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重要的地域认知拓展价值、显著的语文素养提升价值以及积极的品德与情感培养价值。在当今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城镇小学地名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名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让地名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在城镇小学教育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