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家园沟通策略的优化研究
皮艳艳
凤冈县第一幼儿园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绘本阅读活动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良好的家园沟通能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幼儿更好地享受绘本阅读。但目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存在一些不足,如沟通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等。这些问题不利于绘本阅读活动的推进,也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研究教师家园沟通策略的优化十分必要。
一、当前教师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有的教师沟通意识薄弱,日常交流较少,仅在幼儿出现行为问题时才联系家长,缺乏主动分享幼儿阅读进展的习惯。例如,家长会结束后往往没有后续跟进,导致家长难以全面了解孩子在园的阅读表现。沟通内容也较为局限,教师多针对于幼儿是否参与阅读活动或表面行为,而对绘本选择标准、阅读方法指导等关键内容涉及较少。一些教师仅反馈“孩子喜欢阅读”或“表现积极”,却未说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绘本,也未提供家庭阅读的具体引导建议,导致家长在家庭阅读中缺乏针对性支持。此外,沟通方式单一,主要依赖传统家长会和面对面交流,缺乏灵活便捷的线上渠道。有的教师因习惯或时间限制,未建立家长微信群、线上阅读打卡平台等工具,信息传递时效性差,家长无法及时获取幼儿在园的阅读动态,也难以与教师进行日常互动交流。这些现实问题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不利于绘本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优化教师家园沟通策略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沟通意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教师需将家园沟通视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额外负担。可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设计“双线沟通法”:线上以微信为主渠道,每日午休时整理3-5 张幼儿阅读活动照片配简短说明,每周五下班前发送结构化简报,包含本周绘本亮点、幼儿参与度、进步小细节三个模块;线下利用家长接送时段进行3-5 分钟个性化交流,重点分享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独特表现,如“今天给小花讲解《彩虹色的花》时,她主动发现花瓣颜色变化规律,这种观察力很值得鼓励”。
同时,可针对不同家庭需求建立弹性沟通机制。对于双职工家庭可采用语音留言+图文小结模式,教师利用课后10 分钟录制幼儿阅读片段,搭配重点文字说明;对祖辈家长则设计“阅读打卡存折”,用贴纸、印章等可视化方式记录幼儿进步,方便老人直观理解。或者定期设立“家长咨询日”,教师提前通过问卷收集家长关注问题,准备包含绘本选择指南、阅读习惯培养等主题的答疑手册。为了确保沟通持续性,还可在教室走廊设置“阅读成长树”,将幼儿每周阅读成果以树叶形状便签展示,家长接送时可随时查看并留言反馈。教师需建立沟通档案袋,记录每次交流要点及后续跟进措施,例如发现某幼儿对恐龙绘本特别感兴趣,后续沟通中持续关注该主题的延伸阅读情况。通过这种有计划、有温度的沟通模式,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教师对幼儿成长的细致关注,逐步构建起相互信任的家园共育基础。
(二)丰富沟通内容,提供专业指导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应避免单纯陈述现象,需结合幼儿发展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指导策略。例如针对3-4 岁幼儿,可推荐《小熊宝宝》系列等画面简洁、重复性强的绘本,指导家长采用“指认法”帮助幼儿建立事物与名称的对应关系;对4-5 岁幼儿,推荐《彩虹色的花》等蕴含情感教育的绘本,建议家长采用"预测法"引导幼儿猜想故事发展。具体沟通时可采用“三明治”结构:先肯定幼儿进步,再指出发展建议,最后提供支持策略。如发现幼儿翻页过快,可建议家长:“最近宝贝能完整听完故事了,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如果翻页时稍作停顿,和宝贝一起观察画面细节,会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我们可以试试把绘本放在桌上,和宝贝并排坐着看,这样翻页时会更从容”。通过具体场景的指导,让家长掌握科学陪伴方法。
(三)拓展沟通渠道,实现多元沟通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全时段沟通网络,建立以微信为主、小程序为辅的立体化沟通平台。每日在班级群发布 3-5 张幼儿阅读活动照片,配以简短说明;每周五上传1-2 分钟活动视频,展示幼儿真实阅读状态。或者可开发绘本宝典小程序,设置书单推荐、阅读指南、问答专区三大板块,定期更新优质绘本资源及使用攻略。针对共性问题开展空中微课堂,如《如何选择适合的绘本》《亲子共读四步法》等10 分钟短视频课程。线下可定期举办“绘本漂流”活动,鼓励家长分享家中优质绘本并附上推荐理由。重要活动可采用直播+回看模式,让无法到场的家长也能实时参与。所有沟通内容需注意隐私保护,避免公开幼儿姓名等敏感信息,构建安全、高效的家园共育生态。
三、优化沟通策略的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家园沟通优化策略,预期将形成更紧密的家园共育网络。家长能定期获取幼儿在园阅读活动的具体信息,包括参与积极性、观察能力发展等细节,同时掌握科学的绘本选择标准和互动阅读技巧。例如家长可依据教师推荐的年龄适配书单,结合指认法、预测法等专业指导,在家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亲子共读,形成幼儿园引导-家庭实践-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
教师通过多元沟通渠道能系统收集幼 在家的阅读表现数据,如绘本偏好、持续阅读时长等关键信息。这些真实反馈将帮助教师精准调整教 对翻页过快的幼儿设计画面观察打卡活动,或为表达欲强的幼儿创设故事创编角。家园双方基 将推动绘本阅读活动从形式参与转向深度互动,最终实现幼儿阅读兴趣、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起可持续的家园教育共同体。
结论
优化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策略,对于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和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增强沟通意识,丰富沟通内容,拓展沟通渠道,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 家园共育下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家庭教育研究,2023(11):16-18.
[2] 陈琳. 基于幼儿绘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园共育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24):31-33.
[3] 李娟娟. 关于家园携手开展幼儿绘本阅读研究[J]. 儿童绘本,2022(4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