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的应用
孙杨
青岛崂山新世纪学校 266000
(一)提升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典籍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学生在阅读典籍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生字、词语、句式,丰富语言积累。例如,阅读《三字经》,学生可以学习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等经典语句,感受简洁凝练的语言特点;阅读《弟子规》,能积累 “首孝悌,次谨信” 等道德规范类词汇。同时,典籍中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提升整体语文素养。
(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典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了礼仪、道德、历史等多方面内容。通过阅读典籍,学生能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如从《岁时广记》中知晓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习俗的渊源;认识古代名人故事,像《史记》中廉颇蔺相如 “将相和” 的典故,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二、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的应用现状
(一)阅读资源选择不当
部分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典籍阅读资源时,未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取的典籍内容过于深奥、晦涩难懂,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例如,直接让低年级学生阅读《道德经》原文,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典籍内容,缺乏互动和引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深入理解典籍内涵,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缺乏系统性规划
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典籍拓展阅读缺乏系统性规划,没有将典籍阅读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阅读活动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连贯的学习体系,影响阅读效果。
三、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选择阅读资源
小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有着独特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兴趣偏好,因此,依据其年龄特征挑选适配的传统文化典籍阅读资源,是确保拓展阅读成效的关键。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课文多以简短有趣的儿歌、童话为主,与之呼应,教师可引入注音彩绘版的《三字经》《百家姓》。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对韵歌》后,适时推荐《声律启蒙》的注音读本,书中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这类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句子,与教材内容形成呼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语言的韵律美。对于中高年级学生,随着理解能力提升,可结合教材主题引入更具深度的典籍内容。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 “思维的火花” 展开,在学完《自相矛盾》后,教师可推荐《韩非子》中《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古人的智慧,提升思维能力 。
(二)创新教学方法
单一的讲解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热情,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典籍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辅助典籍拓展阅读。学完课文后,引入《论语》中 “仁者爱人” 的相关篇章,通过播放以古代仁爱故事为蓝本制作的动画视频,如 “子路拯溺者” 的故事动画,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情境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 “仁爱” 思想的具体体现。此外,角色扮演活动也能让学生深度融入典籍内容。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后,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分别饰演王戎、小伙伴等角色,在模仿人物的对话和神态中,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思考的品质,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和典籍故事分享会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后,举办 “古诗诵读大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分享对诗句的理解与感悟;学习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后,开展 “神话故事分享会”,让学生讲述从《山海经》《搜神记》等典籍中读到的神话传说,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制定系统性阅读计划
将传统文化典籍阅读与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制定科学系统的阅读计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单元主题进行典籍拓展。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这类科普课文时,引入《淮南子》中关于自然现象的记载片段,像 “日中有踆乌”,让学生感受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想象,拓宽学生视野。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故事单元时,除了课本中的《陶罐和铁罐》等内容,进一步补充《庄子》中的《邯郸学步》《庖丁解牛》等寓言,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不同寓言的寓意与表现手法。在阅读目标设定上,低年级学生每学期可设定背诵 15 - 20 首经典诗词的目标,如《咏鹅》《静夜思》等;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阅读 1 - 2 部典籍原著节选,如六年级学生阅读《孟子》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篇章。教师还可通过课堂提问、阅读笔记检查、阅读测试等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阅读计划顺利推进。
四、结论
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当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选择阅读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制定系统性阅读计划等策略,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的作用。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重视传统文化典籍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典籍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玲.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 2020(14).
[2] 魏明霞.小学语文教育浸润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新一代:理论版, 2022(10):0114-0115.
[3] 赵玲.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