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单元情境教学构建下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者

史永刚

北京市延庆区第五中学 102100

一、引言

高中地理课程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强调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大单元情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将地理知识整合在大单元中,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二、大单元情境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2.1 内涵

大单元情境教学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将零散的地理知识整合为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大单元,同时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例如,在 “环境与发展”大单元中,可以整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并以当地的环境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2 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碎片化的弊端,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如在 “乡村和城镇” 大单元教学中,以当地乡村和城镇的发展变化为情境,让学生探究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城镇化过程差异等,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三、基于大单元情境教学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策略

3.1 创设真实情境,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一观念,教师可以精心选取一些典型的人地关系失调和协调的实际案例,创设出贴近现实的真实情境。例如,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大单元的教 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地区作为案例,构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一案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措施,学生能够从中深刻体会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逐步形成科学、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2 设计探究任务,提升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在大单元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核心概念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以“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大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对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情境,并设计相应的探究任务,如分析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类型和分布的具体影响。在完成这些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多种地理要素,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和思考,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

3.3 结合区域案例,强化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为了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尺度的区域案例,在大单元情境中进行教学。例如,在“区域发展”这一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特征,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通过对具体区域的深入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区域认知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区域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4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的实际地理实践活动。在大单元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以“地貌的形成与发育”这一大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河流、山地等地貌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貌特征,分析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和实地体验,增强自身的地理实践力,提升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案例分析

以 “产业区位因素” 大单元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创设了 “为家乡引进一个产业项目” 的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产业类型(如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在当地的区位选择,并分析原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了人地协调观。最后,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增强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五、结论

基于大单元情境教学的构建理念,通过精心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巧妙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有机融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案例,以及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全面而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这些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的顺利起步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萍,田亚玲. 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以“水循环”为例[J].地理教育,2025,(05):19-22+28.

[2]胡方晓,刘婷婷,梁归. 基于学科思想的地理大单元教学:特征、策略、模式——以“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5,(12):27-29+34.

[3]顾璐. 大单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5,(03):186-189.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5.0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