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平台助力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案例研究

作者

张晓艳

哈密市第八小学 839000

一、案例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践体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资源提供、互动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探究式学习的需求。数字化平台整合了多媒体资源、互动工具、在线交流等功能,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探究资源和便捷的探究工具,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本案例选取某小学四年级的 “三角形的面积” 一课进行实践研究。该班级共有 42 名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探究能力。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采用 “智慧数学” 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包含教学资源库、互动探究区、在线交流区和成果展示区等模块,为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二、数字化平台助力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利用 “智慧数学” 平台的多媒体资源,播放了一段关于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短视频,展示了三角形的屋顶、三角形的支架等。视频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呢?我们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 通过生动的视频和针对性的问题,创设了真实的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平台的互动探究区,展示了一个可操作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让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拖拽、旋转等操作,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关系,为后续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做好铺垫。

(二)提供探究资源,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环节,教师在“智慧数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探究资源,有不同类型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剪刀、直尺等虚拟工具及提示信息、学习资料。学生自由选三角形操作探究,推导面积公式。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有的用两个相同锐角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有的裁剪拼接直角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还有的测量底和高结合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探究中可查看提示和资料解决问题。

平台能记录探究过程和操作步骤,学生回看修正问题。教师通过后台管理实时查看小组情况,对困难小组针对性指导。

(三)开展在线交流,促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利用平台在线交流区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组内成员分享思路和发现,共同解决问题;组间相互借鉴方法,提不同见解和建议。

例如,某小组拼两个相同钝角三角形遇困难,在交流区发布问题后,其他小组纷纷建议,有的告知拼接边,有的发拼接截图。该小组在帮助下拼成平行四边形,发现面积关系。

通过在线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帮助,促进合作探究深入开展,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展示探究成果,深化探究理解

在成果展示环节,各小组通过 “智慧数学” 平台的成果展示区,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有的小组上传了拼接后的图形和推导过程的视频;有的小组展示了自己总结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推导思路;还有的小组分享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学生们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赞、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例如,有小组提出:“我们推导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 × 高 ÷2 ,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三角形吗?” 其他小组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平台展示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推导过程,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通过成果展示和评价交流,学生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明确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

三、数字化平台助力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成效(一)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 “智慧数学” 平台创设的生动探究情境和丰富的探究资源,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主动操作虚拟工具,认真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课后调查显示, 90% 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

(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主操作、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等环节,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了基本的探究方法。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们能够运用转化的思想,将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探究,体现了较高的探究能力。

(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应用,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们能够在平台上快速获取探究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课后测试结果显示,该班级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显著。

四、经验与启示

(一)合理选择数字化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在选择数字化平台时,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资源丰富的平台。同时,要对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确保资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为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注重教师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资源、指导探究方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三)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数字化平台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建立完善的反馈评价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和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数字化平台为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资源、开展在线交流、展示探究成果等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数字化平台与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融合路径,优化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巍. 基于数字化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4):74-75.

[2]苏惠珠. 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学习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0,(16):61.

[3]赖静.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