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中应用的问题研究

作者

赵丽伟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河北石家庄

在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业务不断创新与拓展的当下,金融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加强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功能,对金融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目前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亟待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评价问题

金融企业的绩效受风险控制、市场份额拓展、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在绩效评价方面,往往过度侧重财务指标,如净利润、资产回报率等,而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足。在评价信贷业务部门绩效时,仅依据贷款发放量与利息收入等财务成果,忽视了贷款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不良贷款率的控制等关键风险指标,以及客户维护与拓展等市场相关指标,使得绩效评价结果片面,无法全面、客观反映部门或员工的真实工作成效与价值贡献,易引发短期行为,不利于金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 成本控制问题

金融企业经营成本构成复杂,涵盖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管理成本、合规成本等多个方面。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多聚焦于企业内部直接经营成本,对外部环境变化,如市场利率波动、监管政策调整等给成本带来的影响关注不够。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企业资金成本受市场利率影响显著,若仍采用传统成本控制模式,不及时调整资金配置策略与成本核算方法,将难以有效应对成本上升压力,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侵蚀企业利润空间。

3.决策支持问题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企业需迅速、科学地做出决策以把握机遇、应对风险。传统管理会计方法主要依赖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对市场未来趋势的预测与前瞻性分析能力较弱。在投资决策中,仅参考过往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数据,未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行业竞争格局调整以及新兴技术发展等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与风险的潜在影响,无法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及时且具前瞻性的决策信息,致使决策可能滞后或偏离市场实际,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二、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信息系统不完善

部分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架构陈旧,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与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信息孤岛。这使得管理会计在收集数据时,需从多个独立系统手动提取与整合,耗费大量人力、时间,易引发数据不一致与错误。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难以对海量、复杂的金融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与挖掘,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

2. 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后

部分金融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仅停留在基础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层面,未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战略规划、风险管控、绩效提升等方面 的核心 计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定位偏低,资源投入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人员受传统财务会 单的财务比率分析等传统方法,对先进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的学习、应用不够,难以满足金融企业复杂业务环境下对管理会计的多样化需求。

3.专业人才匮乏

管理会计是一门融合财务、管理、经济、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当前,金融企业中既精通财务知识,又熟悉金融业务运营与管理,还具备数据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短缺。多数财务人员仅掌握基础财务核算技能,缺乏对金融业务流程的深入理解与管理决策支持能力,无法有效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限制了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的深入应用与发展。

4.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金融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监管政策、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影响深远。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利率汇率的频繁变动,使金融企业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管理会计预测与决策的难度。监管政策不断趋严,对金融企业的合规成本、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等提出更高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金融企业加速业务创新与拓展,传统管理会计模式难以快速响应业务创新带来的新成本核算、绩效评价与决策支持需求。

三、提升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应用水平的

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治理

金融企业应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构建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会计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各业务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自动采集,提高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管理会计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明确数据标准与规范,加强数据质量监控与评估,对数据从采集、存储、传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靠性。

2. 引入先进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

金融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学习与重视,将管理会计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提升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组织内部培训与学习交流 促使管理会计人员深入学习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先进理念与方法,并结合企业实际 在成本核算中,引入作业成本法,准确识别成本动因,将间接成本合理分 提高 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兼顾财务与非财务指标、 外部市场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绩效。通过经济增加值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引导资源向高价值创造领域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金融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轮岗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现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加强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储备专业管理会计人才。同时,积极从外部引进具有丰富金融行业经验、精通管理会计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充实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与晋升机会,激发员工学习与应用管理会计知识的积极性。

4. 构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会计体系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监管政策与市场竞争动态,及时调整管理会计工作策略与方法。针对宏观经济波动与利率汇率变化,建立动态财务预测与风险预警模型,提前预判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管理层提供灵活的决策建议。在监管政策调整时,迅速优化管理会计流程与方法,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并通过管理会计手段合理控制合规成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业务创新需求,管理会计应积极参与新产品研发与业务模式设计,从成本效益、风险控制、绩效评价等多维度提供支持,助力企业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需要提升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中的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媚.管理会计在金融企业绩效评估中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 [J].今日财富,2024 (18)

[2] 乔一鸣.管理会计在金融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24 (04)

[3] 刘治鑫,王文荣.金融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23 (18)

作者简介:赵丽伟(1980.1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