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李春波

身份证号:37132119850720503X

引言

电力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高电压作业、高空施工等特殊工况存在显著安全风险,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专业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的操作规程共同构成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基本防线。安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开展和安全文化的深入培育,正在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为电力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1 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

1.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电力工程施工具有高压、高空、高风险的作业特点,施工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确保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带电作业、高空作业等特殊工况的作业流程,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如绝缘工具、安全带等。实施岗前安全交底制度,明确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措施,设置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人员自救互救能力。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这种全过程的保护机制有效预防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1.2 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施工安全管理对电力设备安装调试过程进行严格管控,保障电网设施建设质量。规范电缆敷设、变压器安装等关键工序的工艺标准,避免设备带缺陷投入运行。实施设备调试安全监护制度,防止误操作导致系统异常。建立施工质量追溯机制,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技术规范。对临近运行设备的施工实行特殊管控,防范外破风险。通过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既保证了新建电力设施的可靠性,又维护了在运电网的安全稳定,为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1.3 减少工程经济损失

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通过预防性措施降低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实施施工方案安全评审,优化作业流程,避免返工浪费。规范施工机械使用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建立材料保管制度,减少损耗和遗失。健全保险保障机制,合理转移风险。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防止质量缺陷导致的整改费用。通过提前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了事故处理、停工整顿等间接损失,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2.1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电力行业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国家层面颁布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企业制定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施工人员行为。这些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遵循依据,形成了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

2.2 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现代技术手段在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作业现场实时监督,部署智能安全帽等穿戴设备监测人员状态。应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测,优化安全方案。使用无人机巡检高空作业面,降低检查风险。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隐患上报、整改跟踪的数字化管理。配置电弧防护、防坠落等专用防护装置,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这些技术创新使安全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2.3 人员安全意识与培训

电力施工企业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确保全员培训合格上岗。开展特种作业人员专项培训,严格持证上岗管理。组织安全警示教育,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创新培训方式,采用 VR 技术模拟事故场景提升培训效果。建立师徒帮带机制,传承安全操作经验。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营造学习氛围。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

2.4 安全管理监督与评估

建立了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监督评估机制。企业开展日常安全检查、专项督查和季节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隐患。推行第三方安全评估,客观评价管理水平。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促进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安全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开展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分析,汲取经验教训。这些监督评估措施推动了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3 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构建覆盖项目全周期的安全管理流程,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各阶段明确安全管控要求。制定标准化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各类施工活动的安全作业标准与防护措施。建立危险源分级管控机制,对重大风险实施专项方案审批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可操作的应急处置流程。推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各参建单位准确掌握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实施安全责任清单管理,明确项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工作标准。

3.2 推广先进安全管理技术

现代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电力工程安全管控水平。部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施工现场全天候安全状态监测。应用物联网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施工机械运行状态与环境参数。推广移动巡检终端,实现安全隐患的数字化记录与闭环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平台,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潜在风险。采用三维模拟技术,在施工前进行安全作业虚拟演练。开发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提供沉浸式的事故案例体验教学。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3.3 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是确保电力工程安全的基础保障。建立分层分类的安全培训体系,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开展差异化培训。实施安全准入考核制度,确保进场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开展经常性的安全警示教育,强化全员安全风险意识。组织专项安全技能竞赛,促进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推行班组安全活动日制度,强化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人员安全资质的动态跟踪。这些措施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

3.4 强化安全管理监督考核

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建立项目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定期考核与动态排名。推行安全巡查制度,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督查。实施安全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开展安全管理审计,评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绩效挂钩。推行安全约谈制度,对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督导。这些监督措施有助于持续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技术应用和人员培训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未来应当持续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预防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电力工程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汉岳.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3):272-274.

[2]李有强.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4,53(06):372-373.

[3]朱嘉.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24,31(01):73-75.

[4] 王定. 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居业,2023,(08):35-37.

[5]杜新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新通信,2021,23(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