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

杨婷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071000

引言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全球性增长趋势,使其成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 疗手段。在诸多术式中,甲状腺全切除术因其能够彻底清除原发病灶 危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手术范围的扩大化不可避免地增 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如何在保证肿瘤根治性与降低术后复发率之 最小化的平衡点,成为甲状腺外科领域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

一、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学基础与核心价值

(一)肿瘤根治性原则的体现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肿瘤根治性原则的贯彻 甲状腺癌常具有多中心发生的生物学特性,即在一侧腺叶发现癌灶时,对 除术通过完整切除双侧腺叶及峡部,能够最大程度地清除潜 导致的局部复发风险。对于需要进行术后放射性碘-131(RA 部分能够摄取碘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后续RAI 治疗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先决条件,从 残留的微小病灶或远处转移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二)术后监测与辅助治疗的便利性

甲状腺全切除术为患者的长期随访监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甲状腺球蛋白 (Tg) )是由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血清Tg 水平可作为高度灵敏的肿瘤标志物。若经RAI 清甲治疗后Tg 水平仍持续升高或由阴转阳,则强烈提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相较于腺叶切除术,全切除术后的Tg 监测排除了残余正常腺体分泌的干扰,其作为“哨兵”的价值更为凸显。这种监测上的确定性,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后续治疗与随访策略。

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风险权衡

(一)临床疗效的肯定性

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回顾性研究证实了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控制肿瘤进展方面的确切疗效。该术式能够实现较高的肿瘤病灶清除率,并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尤其对于肿瘤直径较大、存在腺外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生存获益更为显著。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开放手术还是新兴的腔镜手术,均能达到相似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阳性检出率,表明在遵循规范化操作的前提下,不同手术路径均可实现肿瘤学的根治目标。对于预后较差的未分化癌或髓样癌,甲状腺全切除术更是局部控制病情的关键环节。

(二)术后并发症的挑战与管理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实施始终伴随着对重要解剖结构保护的挑战。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紧邻甲状腺,在手术分离过程中极易受损。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严重时双侧损伤甚至会引起窒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甲状旁腺的损伤或被误切则会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发低钙血症,患者需终身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并面临手足抽搐等风险。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范围密切相关,全切除术的风险显著高于腺叶切除术。因此,术者精细的解剖操作、对解剖变异的充分认知以及术中对神经和旁腺血供的极致保护,是降低并发症风险、实现手术安全的核心要素。

三、技术革新对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优化与展望(⟶) 手术入路的微创化与美学化

随着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颈部无痕的理念驱动了甲状腺外科的技术革新。以经口腔前庭入路、经胸乳入路为代表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将手术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避免了颈部瘢痕,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美学需求。尽管腔镜手术因操作路径长、建立操作空间等原因,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但多项研究表明,其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控制方面,与传统开放手术并无显著差异。这种在保证肿瘤学安全前提下对美学效果的追求,体现了现代外科医学人文关怀的进步,也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图1: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比较

(二)解剖结构辨识的精准化

为应对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挑战,一系列创新技术应运而生。术中神经监测(IONM)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电生理信号,能够辅助术者辨别神经走向,预警潜在损伤,有效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一种淋巴示踪剂,在术中注入甲状腺后,能够使甲状腺腺体及引流淋巴结迅速染成黑色,而甲状旁腺因无淋巴管交通而保持原色,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这种负显影技术显著提高了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率,从而有效保护了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显著降低了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这些精准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外科医生在实施根治性切除时更有信心,实现了手术安全性与彻底性的统一。

纳米碳示踪剂对全甲状腺切除术关键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结语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体系中依然占据着基石地位,其在实现肿瘤彻底切除与保障患者远期生存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当前,该术式的应用正朝着更为理性和精准的方向发展,其选择不再是普适性的,而是基于对患者肿瘤分期、危险度分层及个体意愿的综合评估。技术革新,特别是微创腔镜手术与纳米碳示踪等精准辨识技术的普及,正在重塑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实践模式。未来的甲状腺外科治疗,将更加强调个体化决策,将根治性、安全性与功能性完美融合,最终实现患者健康获益与生命质量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金金,徐洁,马立,陈曦,夏苗火,储诚森,冯萍,鲍宗旋.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5,28(1):74-77

[2]陈智全,计美妮,李昊.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21):70-73

[3]马留学,陈治川,李鑫,安宁.纳米碳示踪剂下全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9):67-69

作者简介:杨婷(1992.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石家庄市,学历:本科,职位:护士,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甲状腺肿瘤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