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的家园协同模式与幼儿健康饮食观念培育研究
王小燕
习水县第一幼儿园 贵州 习水 564600
一、引言
受传统文化复兴浪潮和幼儿成长需求的双重影响,节气食育如今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占据核心实践地位,小满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第二阶段,小满节气的代表性习俗之一就是食用苦菜,苦菜富含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十分丰富,携带着“经历苦痛后方知甘甜”的文化内涵,是幼儿饮食教育的一个优质基础。大班儿童正在经历饮食观念形成的关键节点,其认知与行为塑造能力较强,但单一的幼儿园教育难以实现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度培育,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关键原则,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资源的相互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结合,在“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实验的对象是大班幼儿,力图构建“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的家校互动合作模式,探讨如何借助家园合作教育引导幼儿了解苦菜、接纳苦菜、喜好苦菜,促进其对健康饮食的认同感,为学前阶段节气食育家庭协同实施提供参考案例。
二、“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中家园协同的必
(一)幼儿健康饮食观念培育的现实需求
幼儿饮食结构不均衡、挑食偏食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品尝苦味蔬菜方面幼儿的接受性不高,60%以上的幼儿园大班儿童面对苦味食物表现出拒绝反应,部分幼儿甚至因“味苦”而拒绝尝试新的蔬菜种类,这与家庭在饮食引导上的不足紧密相连。众多家长在孩子的饮食搭配上过分迁就其口味要求,往往倾向于提供甜的、鲜的食物给幼儿,未能充分认识到苦味食物在幼儿味觉及营养均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幼儿园虽能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尝试苦味蔬菜,却缺少在家庭环境中的长期巩固,巩固效果受限。依托传统文化的“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启示家长对苦味食品的认识,踊跃加入幼儿饮食引导的行列,加强家庭在饮食教育上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节气食育活动深度开展的必然要求
节气食育不是“饮食”与“节气”的简单组合,综合了认知、体验、实践以及情感等各个维度的教育途径,就大班儿童的角度而言,仅幼儿园内部的“小满食苦菜”主题活动,探索苦菜及其制品,孩子难以深入洞察节气习俗背后的文化深层意义,也无法实现“知-行-情”的统一。家园协同能够拓展节气食育的场景与内容:家庭成员可陪同幼儿参与苦菜的收割,让幼儿亲身体验小满节气的自然节律;家长与小孩一起制作苦菜菜肴,诸如苦菜饺子、苦菜凉拌食品,将节气的习俗内容转换成家庭操作性的实践;通过呈现幼儿家庭活动的成果、举办节气主题分享会等不同形式,实现家庭与集体教育的结合,形成“幼儿园引导-家庭实践-幼儿园升华”的教育阶段,提升节气食育活动的深层次水平。
三、“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的家园协同模式构建
活动筹备阶段的开端,主导权由幼儿园掌握,家长与社区携手支援,齐心协力铺展“小满食苦菜”活动的基石,幼儿园首先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展示小满节气的文化知识及“食苦菜”的习俗意义,发布《小满食苦菜活动指南》,涵盖苦菜的营养成分、安全采摘要点及家庭苦菜美食制作技巧等,指导家长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家长要带着小孩子去市场认识苦菜,引导幼儿观察苦菜的外形、触摸叶片,采用看、摸、闻的方法激发幼儿对苦菜的探究兴趣;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可提前购买少量苦菜,简略加工为凉菜,引导孩子们初步品尝苦味,减轻后续活动中的口感排斥,家庭还需协助幼儿园收集幼儿对苦味食物的初始态度,收集幼儿对品尝苦菜的态度及对苦味的体验,作为后续活动策划的基础。
四、优化家园协同模式与幼儿健康饮食观念培育的(一)强化家长教育,提高参与积极性
面对家长参与积极性不强的情况,幼儿园需要进一步拓展家长教育途径,开辟新的家长引导手段,幼儿园借助在线课程及专家论坛等途径向家长授课,课程聚焦 苦味食物如何有助于幼儿健康”及“节气文化在家中的传承与发扬”,提高家长对节气食育的认识水 实施分 动安排,针对家长的时间与能力特点,实施分层次难度的亲子活动,如时间充裕的家长可参 采摘与美食制作,时间紧张的家庭可以轻松完成“和小孩子一起阅读小满节气绘本”以及“制作品尝苦菜的视频”等简易任务,使家长们能找到与其时间条件相契合的参与途径,提升家长参与积极性。
(二)完善沟通机制,提升协同效率
应对家园沟通中的阻碍,幼儿园需构建一个更高效能、更精准的对话机制,对《家园协同活动指南》进行修订,针对儿童对苦味食物的排斥以及提升苦菜菜肴适应儿童口味的策略,给出具体实施方法,采取搭配方式,把苦菜与孩子喜爱的食材相结合,如苦菜肉末粥;实施个性化的互动交流模式,教师依据幼儿家庭活动的反馈结果,实行针对每位幼儿及其家庭教育行为的个性化评价,家长可引导孩子进一步研究:气候条件与苦菜生长有何联系,让家长把握后续的引导方法。
结论
“小满食苦菜”节气食育活动作为学前阶段健康饮食观念培育的重要载体,家园合作模式的优化与改进路径,而且进一步传播了节气文化,更有效地在大班幼儿中树立科学饮食的理念,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本研究开发的家园合作方案,依靠幼儿园、家庭在活动策划、实施、后续跟进和评价四个阶段中的协同努力,实现了节气食育与幼儿健康饮食观念的相互渗透,实现了预期目标。尽管目前家长参与度不高、家园沟通存在难题的问题依然存在,执行提升家长培训、增进沟通渠道的办法,将家园协同模式带入新的优化阶段,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继续深入发掘家园协作与节气饮食教育相结合的创新途径,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家园间的线上互动合作,为幼儿健康饮食观念的培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增进幼儿的全面健康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江琳.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探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4, (35): 103-105+117.
[2]陈阿彩.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重要性探究[J]. 才智, 2020, (01): 51.
[3]庄思微, 蔡棉娟. 推行园本食育课程 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08): 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