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探讨
向鹏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 402760
当交流电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时,会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这个磁通会同时穿过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由于感应电动势与绕组的匝数成正比,因此通过调整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就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高或降低。这就是电力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是它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
电力变压器主要由铁芯、绕组、油箱、绝缘套管、散热器以及分接开关等部件组成。铁芯由硅钢片叠装而成,是电磁感应的磁通路。绕组分为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分别用于输入和输出电压。油箱用于容纳铁芯和绕组,并通过变压器油进行散热。绝缘套管则用于将绕组端头引出油箱外面,并保持与油箱的绝缘。散热器用于增加散热面积,帮助变压器油散热,降低温升。分接开关则用于调整电压比,使输出电压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常见的故障包括绕组故障、套管故障和铁芯故障等。绕组故障可能由制造或检修时的绝缘损害、运行中温度过高导致绝缘老化、制造工艺不良或绕组受潮等因素引起。 套管故障则可能由密封不良、绝缘受潮劣化、呼吸器配置不当或套管积垢严重等原因造成。铁芯故障 间绝缘损坏、夹紧铁芯的穿心螺栓绝缘损坏或残留焊渣形成铁芯两点接地等因素引起。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严重事故。
二、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技术
电气监测主要关注变压器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态。非电气监测则侧重于变压器的物理状态,如温度、振动、气体成分等,通过传感器采集这些数据,进而分析变压器的健康状况。其原理在于,变压器在发生故障前,往往会有一些物理或化学参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预警信号,提示维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常用的状态监测方法包括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局部放电监测、振动与声学监测以及红外热成像监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过热、放电等故障。局部放电监测则是利用高频电流互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捕捉放电信号,实现对放电点的准确定位和类型区分。振动与声学监测通过监测变压器的振动和声波信号,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机械故障。红外热成像监测则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变压器进行热成像,通过温度分布的差异发现潜在的热故障。
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监测点的选择、传感器的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构建等。监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变压器的结构和运行特点,确定能够反映其状态的关键位置。传感器的布置则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类型、精度、灵敏度以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监测数据,提供直观的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状态的准确判断。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 靠性和可用性。特征提取阶段则是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变压器状态的特征参数 体成分比例、放电脉冲 频率等。模式识别阶段则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分类和识别,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
初步检查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外观巡检,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缝、漏油、烧焦等现象,以及冷却系统、连接线和绝缘材料等是否正常。随后,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收集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如电流、电压、温度、油质等关键参数。在数据分析阶段,会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一旦确认故障,就需要进一步精确定位故障点,并确定故障类型,最后根据故障情况制定具体的维修或更换方案。
基于经验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通过直观检查、电气试验等手段,结合变压器运行的历史数据和故障记录,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和定位。技术人员会根据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异常现象,如油温异常升高、局部热点、放电声等,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可能存在的故障类型和原因。
在统计方法方面,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特征提取阶段则是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 的关键特征参数,如油中溶解气体的成分和浓度、电气参数的变化等。故障模式识别阶段则是利用统计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分类和识别,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神经网络等算法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故障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对新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测潜在故障并发出预警信号。
四、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和定期检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现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全面监测。而智能化监测技术则通过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对变压器多维度参量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这些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扩大。此外,自动化监测技术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监测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变压器产生的数据量也在急剧增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成为可能。通过云计算平台,监测数据可以实现云 程访问和多设备联动,从而构建一个统一的智能运维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 时分 析与展示,为运维人员提供直观、准确的监测结果。同时,云计算平台还能够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
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变压器与远程监控中心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这使得运维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响应预警信息。而人工智能技术则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构建出精准的设备运行状态模型。这些模型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中的异常模式和变化趋势,快速且准确地定位故障特征,为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实现故障的预测性维护,即在故障发生前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降低运维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时监测与精准诊断,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为电力行业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该技术将持续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德恒.基于电力电子的电力变压器故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22):62-64.
[2] 黄晨雨.电力变压器的状态监 数 库 (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9):3.
[3] 吕 磊 . 电 力 变 压 器 术 [J]. 中 国 战 略 新 兴 产 业 ,2023(5).DOI:10.12230/j.issn.2095-6657.2023.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