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研究
严园园
黎安实验小学 572400
学生在现代社会的个体差异性决定学习需求、能力不同,为了符合这种差异性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起重视。分层作业设计属于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期间需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完成不同作业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良好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作业目标分层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中,作业目标设定关系着作业质量,为了使学生提起作业兴趣,能更快进入状态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不同作业目标分层,使学生均能获得较大参与积极性。作业目标分层按照基础层、提升层和扩展层完成设定,针对基础层学生要求学习字词基础知识,能对整个故事脉络充分掌握,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提升层学生需对课本内容的含义予以掌握,体现故事中的中心思想、文化特征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扩展层学生需要求学生学会创新表达方式,学会迁移应用。如:学习四年级小学语文(部编版)《盘古开天地》,针对基础层学生需对其中的生字予以掌握(劈、浊、巍等),要求学生对生字认读、默写;提升层要求比对《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其精神和思想,明确两者的差异性;扩展层学生主要体现在创作能力上,可以将《假如我是普罗米修斯》故事作为依托,使学生按照其中精神和意义学会创作。
二、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分层
学生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所以,作业设计需按照学生兴趣分层。以往的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对分层作业设计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作业完成率、完成质量低。基础层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为完成多感官、沉浸式作业。如:针对《精卫填海》的教学情节,要求学生制作有关神经人物的卡片;在《假如我是普罗米修斯》作业中,要求学生查找并观看有关普罗米修斯的电影、动画片等,并选择其中喜欢的环节;针对提升层学生提供项目化、探究性作业,针对盘古和现代人之间设计一种“ 时空对话” 模式,比如:“ 盘古说我愿意用身体打造完美山河,现代人说我愿意使用计算机技术创建智能化居住城市” ;扩展层设计形式达到跨学科模式。比如:在《盘古开天地》中可以将内容形成一种动态过程或者为其配置音乐。要求学生完成《精卫填海》作业能摘抄其中的一句文言文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等内容写出观后感。整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体现分层的必要性,经作业的分层设计促使学生作业写作中兴趣提升[1]。
三、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分层
教师需对传统较为单一的作业内容进行优化,多增加趣味性内容以提升学习参与兴趣。基础层学生作业需完成字词巩固,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游戏完成。为了锻炼学生对故事的整个理解程度,也可以使用拼图方式,如:将《普罗米修斯》的不同段落打印并分为不同拼图,要求学生对其复原。提升层学生锻炼思维能力,针对某个神话故事能写出大约500 字的议论文,如:按照《普罗米修斯》叙述燧人氏传说。扩展层可以在内容上设计一些情节,对某个神话内容对其编排,根据《精卫填海》内容,叙述海洋被垃圾污染等一系列作文,使学生针对垃圾污染事件阐述现代文化和环保理念必要性。这种作业内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2]。
四、小学语文作业评价分层
作业评价主要评估小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际上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方式大多较为单一,均为教师为主体导致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低。所以,体现小学语文作业评价分层,要求教师对作业评价方式达到多元化。如:教师不仅需要求学生自我评价,明确自身在作业方面的表现,还需鼓励学生之间完成评价,使学生相互之间形成不同角色,既能明确自身不足也能学习他人优势。但作业评价不能局限于此,还需在不同方式上完成创新,使评价方式与现代科技发展需求符合。如:使用AI 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等。作业评价分层可以打造三维动态模式,如:基础层学生针对知识掌握情况需保证完成率达到 90% 以上,能对整个故事内容简单叙述,且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层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对故事之间的相同点予以阐述,学会对中外相似故事进行对比分析,主动提出具备探究性意义的问题;扩展层学生需理解故事讲解具备的现代意义,能独立完成写作以及主动参与到现代文化宣传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中也可以使用AI 模式,如:基于雷达图对学生的字词量、阅读深度、创意情况进行展示。
结语: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中,需教师按照教材内容全面展开,调查小学生的特征、能力并完成内容的不同分层,并在分层设计中注意不同作业难度和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并提高自身的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梦婷.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创新作业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5(2):33-36.
[2] 杨雅晴. "双减"背景下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4(1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