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地理融合视角下的文明起源教学设计研究
王娅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中 215600
引言
文明起源是初中历史和地理学科共同涉及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侧重于阐述文明起源的过程、社会形态及文化特征,地理学科则关注文明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然而 ,当前初中阶段的文明起源教学往往存在学科割裂的问题,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各自为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文明起源的整体认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历史与地理融合在文明起源教学中(一)促进学生形成完整认知
文明的起源并非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将历史与地理知识融合于文明起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 育的基础, 如河流、 地形、气候等因素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能了解到文明在发 程中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这种融合教学打破了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对文明起源的完整认知,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与地理融合的文明起源教学,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的时序思维和地理的空间思维来分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发展的 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思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为何会孕育出不 期因地理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演变等。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历史与地理的融合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具体的地理现象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资料分析文明发展的条件,这种多维度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明起源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历史与地理融合的文明起源教学设计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在进行文明起源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关联性原则,确保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选取的历史内容和地理内容应围绕文明起源这一核心主题,能够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例如,在讲解古代埃及文明时,要将尼罗河的地理特征与古埃及的农业发展、政治制度等历史内容关联起来,说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如何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灌溉水源,进而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兴起。避免将无关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强行拼凑,以免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混乱。
(二)循序渐进原则
文明起源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理区域。在融合教学设计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难度。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引导他们认识地理因素对文明起源的影响,再逐步引入历史事件和文化特征的学习;也可以先介绍简单的文明起源现象,再深入探讨其与地理环境的复杂关系。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融合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探究和表达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地图绘制活动,标注主要文明的发源地及其地理特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参与度。
三、历史与地理融合的文明起源教学设计策略(一)明确融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历史与地理融合的文明起源教学中,要制定明确的融合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明起源的历史知识,如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果,还要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与文明产生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可操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引。
(二)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内容是实现历史与地理融合的关键。要对初中历史教材和地理教材中关于文明起源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出两者的结合点,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可以按照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划分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以特定区域的文明为核心,整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例如,在 “两河流域文明” 单元中,整合两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知识,以及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政治制度等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将两者融合起来。
(三)创新融合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融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文明起源相关的地理和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景观复原图,播放相关的历史故事音频,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的联系。还可以采用问题探究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如 “为什么早期文明多诞生于大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如何导致了不同文明的特点?” 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综合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
初中历史与地理融合视角下的文明起源教学设计,是打破学科壁垒、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形成完整认知、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关联性、循序渐进和学生主体性原则,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实现有效融合。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探索历史与地理融合的具体路径,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从学科融合中受益,深入理解文明起源的丰富内涵,为其后续的历史和地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金雪.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 (14): 56-58.
[2]严达胜. 初中历史与地理跨学科协同教学实践[J]. 试题与研究, 2025, (19): 52-54.
[3]韩晶.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开展策略[J]. 家长, 2025, (18):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