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局纪检监督“最后一公里”问题破解路径研究
吕艳
贵州省龙里县烟草专卖局 贵州龙里 551200
纪检监察工作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可或缺的“火眼金睛”,它的作用能否辐射到最末梢、扎扎实实地沉到田间地头,直接关乎着党风清正廉洁的力度。县级局作为烟草行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担负着对下属基层点的工作指导和监管工作。基层烟站位于农村一线,主要承担着烟田种管收、物资供应、科技推广应用等基础性工作,是各项政策的落实面、难点所在,也是滋生腐败、舞弊易发多发的关键地带。但由于地域距离、管理跨度、人员素质、文化背景等原因,县级局的纪检监督职能延伸至基层烟站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滞后、反馈不灵敏、力量不足等问题,形成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不了这个“最后一里路”问题,不仅影响烟农的收入、生活,也将影响烟草行业的行业公信力。因此,本研究聚焦基层烟站,旨在深刻审视监督盲区与薄弱环节,探寻切实可行的疏解之道,对于巩固行业政治生态、保障国家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基层烟站纪检监督“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现实表征与深层致因(一)监督盲区与效能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是远程监督存在时空局限。县局纪检监察机构常驻县城,与分散在乡镇的烟站存在物理距离,这就使其不能实时监督管理。通过传统的上报、汇报、查账本、查账册的方式监督检查固然有用,却极易演变为表面作业式的履职,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基层烟草站点内部出现的变动做出及时监测,对隐藏的隐患和风险无法及时察觉。其次,传递信息失真。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由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必然会与基层一线打交道,极有可能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致使实际状况层层上递上报至更高管理层的管理者后发生异变,因而,上级的决策依据极有可能就已“病入膏肓”。最后,关键领域监督易泛化。例如烟叶收购、储存、调运、物资采购、补助发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含量高,步骤复杂繁琐,若不是专业化的监督队伍,极有可能不掌握这些领域涉及腐败行为的特点、规律及动因,从而造成监督走过场,脱离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
(二)基层权力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干扰
一是人情社会关系的巨大张力。基层烟站深嵌于乡土社会网络之中,其中站长和当地村民、干部之间存在众多亲戚、地缘、情缘等社会关系,亲密的人际关系极易引发人为偏袒、人情收购、区别待遇等现象,在客观上也极有可能演化成利益共同体,而极大地消弱和抗制监督的力度。二是隐形变异风险的挑战、当监督力度加大后,部分违规行为更容易隐蔽化,可能会用更巧妙的手段规避制度约束,如在烟叶等级评定、称重方式上动脑筋,在转移利益的方式上走捷径,大大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三是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在执行层面,即便是一些刚性的规制,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在碰到自然灾害、贫困户帮扶事宜时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和处置权。若无强力的监督约束,会很容易成为获取私利资源的来源。
(三)监督主体与客体自身存在的局限
一是基层监督力量相对薄弱。许多县级局纪检部门人员编制有限,专职纪检监察工作者太少,经常身兼多职,很难抽出精力深入到大数量的基层烟叶站点开展严格监察;并且基层多数的烟叶站点并没有设置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职务,内部监察处于真空状态,仅依赖职工个人自律和站长管理来履行职能,系统内监控约束力较弱。其次是基层部分职工纪律意识和业务能力缺失。由于长期处于特定范围内工作学习的机会和渠道有限,对新时期不断变化的党的规章及国家法律法规和行规缺乏了解,缺乏敬畏与畏惧,甚至有可能产生得过且过的认识和不迎检、自查的心理或倾向的问题。三是“亲戚圈”监察缺失。基层烟叶站点人员熟人多,相互间情况清楚,即使有内检制度,也会考虑互帮互助、亲缘关系和个人利益的因素而不好提不提或者提而不严,监察工作无法正常运转。
二、 破解基层烟站纪检监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核心路径构建
(一)推动监督理念革新与制度机制精准嵌入
一是树立嵌入式监督理念。转变以往以事后的责任追责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让监督因素嵌入基层烟站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去,重点监督种植环节和销售环节、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关键业务领域,定出关键的廉政风险点,进而确定可以嵌入关键业务中的监督控制节点,让监察工作与关键业务同执行同落地。二是精细化的制度建设。针对关键的、基层烟站权力运作的关键领域、内部管理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问题的易腐地带,制定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和办事规则。例如,在烟叶收购等级评定标准、流程方面进一步细化公示要求、记录要求,把随意性和决策权压缩到最小;在物品采购、发放方面进一步细化公示要求、记录要求,减少任意性。三是交叉式巡查、交流式运行体制。开展交叉巡察交叉巡访巡查,打破地域交叉关系,提升监察权威和效果。同时,试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调换交流制度,避免在一个地方时间过长形成小团体、监察疲态。
(二)整合多元监督力量与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一是强化县级局纪检监察机构的主导作用。提高对基层烟叶站点的飞行检查频度和深度,实现监督检查的随机性及不可预见性。增设基层监督员,壮大其力量,尝试设立区域性纪检员或者派驻监督处,扩大监督范围。二是激活基层烟站内自我监察能力。明确界定烟叶站点长“一岗双责”,将其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能列入考核的硬指标。尝试在烟叶站点建立监察员的兼职岗位,监察员由敢于讲真话、立场公正、深受百姓拥护的人担任,其职责主要负责每天给予廉洁提醒,以及收集举报信息予以报告。三是引入并规范外部监督。积极宣传有关的法规制度、收购原则、办事程序、监督方式,定期召开烟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渠道通畅,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搭建快捷高效接待反馈机制,对烟农提出的投诉要反应快、处理快、回复快,真正做到烟农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将群众监督转化为有效的监督力量。
(三)科技赋能智慧监督与数据驱动风险防控
一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依托行业信息化系统,整合基层烟站的业务操作、财务数据、视频监控等资源,构建统一的在线监督平台。实现了售烟数据实时流转、重点环节视频监督对接、资金支付跟踪在线、县级纪检监察人员远程、实时监督基层工作状态,将原来需要落地开展的工作改为网络巡航。二是深挖数据信息价值。通过横向比对、纵向比对和历史数据对比,联动其他数据如个人行踪轨迹、销量数据、小微信贷等,智能发现违规违纪线索、异常变动轨迹和风险点。如将烟叶收购数据与气象数据、种植面积进行交叉分析,同方法核查物资入库量是否在合理区间,精准定位“跑冒滴漏”疑点线索,科技助力监督。三是利用信息系统拓展群众参与渠道。根据烟农使用的App 或短信平台,随时与烟农保持连接,看烟农是否能及时接收到烟草政策、个人销售等信息和补助信息,在手就看到了该对比的信息,促使基层工作标准化、透明化,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三、 巩固与深化:保障监督效能长效化的支撑体系(一)强化教育引导与廉洁文化建设
一是实施分层分类精准警示教育。针对基层烟站不同岗位的风险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党纪法规教育和廉洁从业培训。运用身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用“活教材”警醒“身边人”,增强教育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深入推进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烟站日常管理和环境营造中,通过设立廉洁宣传栏、张贴格言警句、讲述廉洁故事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清廉风尚,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不想腐的浓厚氛围。
(二)健全考核评价与激励问责机制
一是系统优化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体系。切实改变重显绩轻潜绩、重形式轻实效的评价倾向,加大对廉洁风险防范成效的基层站所绩效评分权重,作为履行职务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清晰、可定性定量、可追溯的考评标准,把抽象的廉洁纪律等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要求,以落实监督责任能否做到“定岗定人”、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且运行顺畅、审计巡察和群众投诉举报问题是否立行立改见实效、客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有无持续提升作为衡量基层站所政治生态质量和运行效率的首要指标,由此呈现廉洁低风险、业务高效率、服务高满意的基层站所及管理人员风貌,确保考评结果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二是强化考核结果的刚性运用与双向激励。坚决改变考评与奖惩两层皮的局面,让考评与基层站点负责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职称职务升降等密切挂钩,建立“廉政优先、业绩优者优先”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和管理导向。对监管不力、监管漏洞明显、内控重大缺陷及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问责,依规依纪进行处理,达到“惩治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三)促进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一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专业力量配备与培训。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县级局纪检监察岗位,并确保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监督执纪工作中。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基层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调查取证的能力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的能力。二是提升基层烟站全体员工的法纪素养。将法治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覆盖至全体基层员工,定期组织学习考试,使其熟知岗位风险和行为底线,增强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总之,打通县级局纪检监督直达基层烟站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项涉及理念、制度、技术与文化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要客观认识、准确把握基层烟站工作模式和风险特征,坚守问题意识,精准施策。要通过促进监督方式大变革,打造内生型监督;发挥内外监督资源消除信息壁垒;凭借技术提高监督精准高质;同时要有强大的教育、文化、队伍护航,才能逐步打通监督堵点,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保障公共权力正常、公平、高效运行,保护好烟草行业发展根基,坚定捍卫国利农益。
参考文献:
[1]王俊勇,熊涛,吴卫国,杨渊,冉娟,牟海生,胡少鹏,牟浩,覃永生.利川市基层烟站基础管理转型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8):235-237.
[2]左文好,冯晶晶,钟雪林. 对基层烟草工作站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5(18):22-23 96.
[3]鲁琼,李满良,郭祥,关绪宝.咸丰县基层烟站建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2):108-112.
[4]林润英,施伟平,黄慧敏,李明远,郑微漾,程思逸.新形势下强化党建引领提高烟站管理水平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3):66-69.
吕艳(1982 年7 月),女 ,汉族 ,贵州瓮安,大学本科 三级专卖管理员 主要从事烟草县级局纪检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