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宁静化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罗超 曾柯 付青松 夏宇翔
1重庆通拓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江北 400020 2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重庆渝北 401120 3重庆通拓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江北 400020 4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江北 400020
摘要:随着机动车的急剧增长,由此带来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降低了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生活品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内逐步提出交通宁静化的研究及应用。基于此本文从起源及发展、基础概念、功能作用、规划设计要点、案例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交通宁静化进行实操性深入分析。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宁静化;规划设计要点
1 基础概念
交通宁静化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荷兰,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已经在广西南宁、西安、无锡太湖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市及项目中成功应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GB/T51328-2018》对交通宁静化进行了专业解释,即道路规划、设计中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的总称,主要用在城市次干路、支路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在道路上设置物理设施,或通过立法、技术标准、通行管理等降低机动车车速、减少机动车流量,并控制过境交通进入,以改善道路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1]。
2 功能作用及影响分析
2.1 正向功能作用
实施交通宁静化的五大功能作用:
一是保障全龄交通参与者、各交通方式的安全。交通宁静化摒弃“以车为主”开展道路交通设计,通过降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和减少机动车的流量,并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出行安全,从而能够提升道路安全。
二是减少过境交通的穿越,降低机动化环境冲击。从国内许多城市近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道路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导致城市道路干道拥堵越来越严重,交通宁静化就是要减少过境交通的穿越,从而降低机动化环境冲击。
三是“车让人”,有利于街道空间一体化打造,激发街道活力。主要通过工程及交通管理措施来静化社区的交通环境, 是一种环保理念在交通上的延伸, 从而达到提高社区整体生活质量的效果。
四是机动车使用受限,促进绿色交通发展。通过对社区实施宁静化提升措施后,机动车穿越量显著减少,人车矛盾有较大改善,富裕的交通空间可用于非机动车、慢行系统、常规公交等绿色交通方式的发展。
五是改善街道环境和宜居性、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机动化给市民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噪音污染等社会问题,交通宁静化能缓解机动交通带来的生活冲击,还市民一个宁静、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
2.2 负面影响分析
实施交通宁静化除了考虑带来的良好效果,还需要充分评估具体的影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居民出行通达性,比如道路管制造成的绕行;二是增大机动车的通行时间,比如限速措施;三是增大交通部门的管理难度;四是增加宁静化管控街区的养护成本。
3 规划设计要点及措施
3.1 交通宁静化可实施性评估
某片区或社区能否实施交通宁静化措施,需提前做好交通影响评估与优化工作:一是区域用地分析,包括区位、业态特征、开发规模、人口等分析;二是交通现状分析,主要包含实施路段以及周边路网的道路等级、道路条件、交通量、行驶速度、停车设施、公交设施、交通管控设施等;三是交通需求预测,重点是结合规划情况预测未来交通需求,预留弹性;四是宁静化影响分析,主要是基于宁静化措施,评估路网交通承载力;五是交通系统改进,提出交通配套保障措施。
3.2 交通宁静化措施要点
“交通宁静化”技术措施根据其产生的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流量控制措施,即通过控制某些交通出行行为,将部分交通引导到其他道路上以便于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全封闭、半封闭、斜向分流以及强行转弯岛等方式。二是速度控制措施,通过改变道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布局以及改变道路线形、缩小道路宽度等来解决车速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抬升路面、设置交通岛、改变道路平面线形等[2]。
3.2.1全封闭流量控制措施
采用一条全封闭式的街道横跨另一条街道, 这条全封闭的街道完全关闭了所跨街道的直行交通,通常只留下一条行人道作为入口,主要适用于交通问题相当严重,其他方法都无效的区域。
3.2.2半封闭流量控制措施
在双向道路的一个方向上设置很短的一段障碍, 禁止该方向上机动车驶入,主要适用于交通问题很严重,而其他非限制的手段没有明显效果的地方。
3.2.3交叉口斜向分流措施
在交叉口设置斜向穿越障碍,阻断直行交通,形成两个独立的“L”型的道路。像半封闭流量控制措施一样,斜向分流通常在整个居住社区范围内造成一定的绕行, 为当地居民保留通道的同时阻碍了非当地的交通,主要适用于由于非当地交通量比较大而造成内部交通问题较突出的社区内部。
3.2.4强行转弯渠化岛措施
在交叉口的进口道上设置一个凸起的小岛来限制特定方向交通流的行驶,主要适用于与直行交通量较大的主要道路相连的次要道路,左转或者最外侧车道直行不够安全的主要道路。
3.2.5抬升路面措施
通过提高道路某一部分的水平标高,以引起交通出行者的注意,降低车速。它包括设置减速板、凸起的人行横道、凸起的交叉口等。
3.2.6设置交通岛
在道路交叉口或路段设置一定大小的交通岛,提示驾驶员注意交通流的空间变化,降低车速。
3.2.7改变道路线形
改变道路的平面线形,使之变得曲折,部分路段变窄,以引起注意,降低车速。
结语:随着交通宁静化理念的不断发展及其实施措施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实践,优化了社会的交通环境,保证了交通的安全性。本文从实操性角度出发,分析评估区域实施交通宁静化的边界条件、实施技术要点等,重点把控交通宁静化实施前期的规划设计要点,以便将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因地制宜应用到适合的区域及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3]
参考文献:
[1] 郭启航,李雨潇.居民区交通宁静化措施适应性探究[J].华东公路,2015(6):93-96.
[2] 金键,郭孜政.城市居住区交通稳静化措施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4(3):42-45.
[3] 王晓芳.社区交通宁静规划及其效果评价[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