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护理

作者

周凯欣 翁海胜 邓佳仪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汕尾市 516475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易致静脉迂曲、扩张,中老年群体高发。下肢静脉性溃疡(VLU)会出现条索状纤维化组织,引发周围皮肤湿疹、溃疡,合并感染时疼痛加剧,主要因静脉高压致皮肤改变引发【1】。在中国,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病率 8.89% ,其中 VLU 占 1.5% 。VLU 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治疗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2】。本案例针对1 例VLU 患者,采用湿性愈合配合压力治疗以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现将护理情况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于 2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蚯蚓状肿物位于小腿内侧,感坠胀,久站或长时间行走后明显,渐加重,肿物渐明显,偶感瘙痒,伴有皮肤破溃皮炎,当地医院行大隐静脉主干结扎术,后症状依旧反复。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于2024-06-23 收入院。

2 高级五维度评估

(1)疾病病症:患者患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与炎症,20 年前右小腿内侧出现蚯蚓状肿物,伴坠胀、瘙痒,久站或行走后加重,曾行大隐静脉主干结扎术但症状反复。现右下肢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小腿中下段内侧有较深渗血溃疡,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及,Tredelenburgs 征阳性、Perthes 征阴性。B 超示右侧股总静脉及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髂静脉血流通畅;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稳定。

(2)一般健康状况: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疼痛评 4 分,睡眠、食欲尚可。BMI、白蛋白等正常,营养良好;大小便正常,右小腿有溃疡及色素沉着,口腔黏膜完整,四肢肌力5 级,心理健康,家庭支持良好。

(3)生理功能:各系统无异常,电解质及内环境稳定。

(4)ICF 自理能力与躯体活动:各项能力正常,能配合治(5)风险与并发症:有溃疡继发感染、卧床致压力性损伤及DVT、跌倒风险

3 伤口局部评估

患者右小腿轻度肿胀,动脉搏动正常,伤口类型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位置在右侧小腿中下段,伤口大小为 2.4cm×1.4cm×0.5cm ,创面基底颜色为75%黄色、25%红色,淡黄色浆液性渗液,量少,伤口边缘少许浸渍,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干燥脱屑,触之伤口有明显疼痛,使用脸谱法疼痛评分量表疼痛评分为4 分。

4 诊治经过

2024 年6 月23 日拟“下肢静脉溃疡”入院。

6 月24 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隐静脉射频消融+点式剥脱术+硬化治疗术”,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6 月25 日予办理出院,嘱前往伤口造口护理门诊继续治疗下肢静脉溃疡。

5 护理诊断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患者下肢静脉溃疡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下肢静脉溃疡的疾病特点有关

疼痛—与患者右侧小腿伤口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下肢静脉溃疡自我管理知识

6 护理目标

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感染。

缓解疼痛,增加舒适感。

患者掌握下肢静脉溃疡自我管理知识。

7 护理措施

7.1 伤口局部处理

7 月10 日首次处理:以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及周围皮肤,夹除松动坏死组织后再次冲洗;内层敷含银藻酸盐敷料,外层盖两层纱布,伤口周围涂茶油保湿;用棉垫覆盖伤口与小腿末端,普通绷带环形缠绕足部及小腿,最后弹性绷带包裹,维持踝泵压力35—45mmHg。

7 月12 日二次处理:患者右小腿轻度肿胀,动脉搏动正常,溃疡 2.4cm×1.4cm×0.4cm ,创面 50% 黄色、50%红色,少量淡黄色浆液性渗液,边缘少许浸渍,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改善但略干燥,疼痛4 分,处理同首次。

7 月15 日三次处理:右小腿肿胀消退,溃疡缩小至 2.3cm×1.3cm×0.3cm ,创面75%红色、25%黄色,色素沉着明显改善,因绷带受压不均出现两处压伤;内层仍用含银藻酸盐敷料,外层换美皮康泡沫敷料,其余步骤同首次,维持踝泵压力35—45mmHg。

7.2 全身护理

(1)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摄入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采用“少量多餐”模式,补充蛋白质与微量元素,为肉芽组织生长供能。

(2)用药管理: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静脉功能,利伐沙班片,观察药效并叮嘱患者勿擅自停药。

(3)疼痛干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减少操作痛,维持伤口湿性环境以降痛并促细胞增殖,采用自溶性清创避免机械清创疼痛。

(4)健康教育:劳动时嘱及时休息、抬高小腿促静脉回流,强调戒烟戒酒;指导踝泵运动,明确各动作角度、保持时间与频次。

(5)压力治疗护理:包扎前评估动脉情况并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包扎时从足弓起始向上缠绕,保证踝部压力35-45mmHg、腘窝下二横指处20mmHg;包扎后观察肢端情况,异常时及时放松。

8 效果评价

经过三次换药的伤口治疗干预 6 天后,患者右小腿肿胀消失,创面为 2.3cm×1.3cm×0.3cm ,创面基底颜色为75%红色、25%黄色,淡黄色浆液性渗液,量少,伤口边缘少许浸渍,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明显淡化、干燥的皮肤现如今湿润,无脱屑,换药时未出现躲避现象、疼痛评分2 分,过程未出现感染,发热等情况,患者及家属掌握下肢静脉溃疡自我管理知识。

9 讨论

在下肢静脉溃疡治疗中,银离子藻酸盐敷料与压力治疗作用关键。前者由银离子和藻酸盐构成,银离子可抑制细菌定植以降感染风险,藻酸盐能吸收渗液、维持创面湿性弱酸环境,助力肉芽组织生长,且其渗透性、柔软性好且无粘连,可避免换药时创面受机械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其较普通敷料能显著缩短愈合时间【3】。压力疗法是核心手段,借“足踝压力高于膝部”的梯度压力促血液从浅静脉回流至深静脉,需长期规范实施【4】。压力用品可选弹力绷带等,弹力绷带适配活动量少者;静脉溃疡需40mmHg 压力,优先选 25-35mmHg 高度压力绷带,且需依下肢尺寸调压力。此外,压力治疗依从性影响疗效,依从性好者愈合率 97% ,差者仅 55% ,需强化患者认知以提升配合度。

10 体会与反思

护理该患者后,深感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长期伤口与疼痛对患者身心及行为不利。同时发现自身不足:操作不熟练致患者皮损,护理跟进短,案例资料收集不规范,后续需在临床中改进。

参考文献

[1]吴文雯,邓雷,王珩,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联合经皮缝扎术对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23,35(5):750-753,758.

[2]沈宇弘,周绍荣,贺银燕,等.芪龙祛瘀合剂加味方联合外治调护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57(6):84-87.

[3]刘文静,宋小军,王磊,等.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管理专家共识[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01):20960646.

[4]李婷婷,陆佳妮,唐舒亚,等.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治疗中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上海护理,2024,24(05):32-6.

作者简介:周凯欣,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96.08.25,籍贯详细到省市:海丰县,学历:大专,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