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及控制策略
马龙梅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如设计调整、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管理疏漏、市场环境波动以及政策法规变动等。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如加强前期规划与设计管理、优化材料采购与成本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合同管理与索赔机制。研究表明,实施全面的造价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风险,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超预算;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造价超预算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期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项目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参与建设单位应进行全过程全面分析,制定可行的、针对性的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工作保驾护航。
1建筑工程预算概述
建筑工程预算是项目建设期间的总投资,涵盖了施工各环节的费用支出。预算编制时,需综合考虑各类工程措施、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等对工程预算编制控制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工程项目实施各环节的资金合理支出。工程建设前期就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及超预算应对方案,并将其落实到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中,提前做好控制方案有利于全面控制施工成本投入,提高各类资金、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
2.1设计变更和设计缺陷
设计变更和设计缺陷是导致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原因。造价人员在前期预算编制时使用的可能存在设计缺陷的施工图纸,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是在项目建设前期根据相似建筑工程及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编制的预算成本。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需求变化、设计失误或现场条件限制等原因,常常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这不仅增加了工程量,还可能导致返工和材料浪费,从而推高工程造价。
2.2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问题
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问题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造价人员在前期预算编制时使用的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出版的工程造价相关材料信息价,而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出版的工程造价相关材料信息价也无法提供所有建筑所需材料和设备市场价格及未来施工期材料价格波动变化预估,建筑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建筑工程建设周期普遍较长,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受到影响周期也就相对较长。此外,材料供应不及时或质量不达标也会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和施工效率低下同样会造成造价超预算,如施工组织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安全事故频发等都会增加工程最终造价成本。
2.3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法规调整
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法规调整也会对工程造价影响不容忽视。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建材供应链中断,导致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直接推高了工程造价。经济形势变化、行业政策调整、环保要求提高等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增加。如近年鼓励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那么对于提高环保保护,相应材料也会因政策的收紧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防止超预算情况发生,需要采取全面的控制策
3.1加强前期规划与设计管理
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团队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根据相似工程项目的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建筑材料、人员配置、建设机械配置等分析进行整合分析研究,制定科学的详细的合理的投资估算。在前期编制投资估算时造价人员应熟悉掌握全国统一清单计价规范、计量计算规则、当地定额计价及对应定额解释汇编,保证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在计价专业这一块不出现失误;在前期编制投资估算时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尽量将先进施工方式、新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规范等运用在编制投资估算;此外各个部门都应该极力配合将投资估算尽量完善为后期项目运营过程中有利的参照标注。在设计阶段,应先做好地址勘探等前期工作,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各项勘探报告及现场勘探尽量优化设计方案以及采用先进的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以减少后期项目运营过程中因为前期地址勘探等原本可规避的风险而法神的设计变更等
3.2优化材料采购
优化材料采购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各个采购人员应建立自己的台账并梳理出可长期合作的客户,然后公司整体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建设过程总大宗材料(如钢筋、模板、混凝土、设备等)成本。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入库出库台账及项目技术人员精确下料单等方式控制材料的浪费和损耗。优化材料采购及严格把控材料用量外,强化精细化施工过程管理也是控制造价的关键,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等。利用先进施工方式、新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等加强现场管理,杜绝浪费。材料费在整个造价中占比相当,优化材料采购尤为重要。
3.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和设备占比较高,因此,它们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会直接导致超出预算。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起价格变动因素更复杂,相关领域任一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建筑所用材料设备等价格波动,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动态关注建材和设备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实时监控材料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策略。同时为减少由合同纠纷导致的成本增加应主动完善合同管理及索赔相关条款等内容。主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也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3.4自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一定要全方位的自发性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理应制定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方案。首先,监督管理人员应不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现场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同时监督管理人员到现场也可以给一线施工人员带来压力,确保现场施工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其次,可借助监控等设备,加强对现场监督管理。
通过实施全面的造价控制策略,该项目不仅实现了造价控制目标,还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研究表明,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管理不善、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法规调整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前期规划与设计管理、优化材料采购与成本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合同管理与索赔机制等策略,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超预算风险。未来的研究可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入引用,以提高造价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同时,还应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造价控制策略,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敏.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J].砖瓦,2022(10):125-127.
[2]李珂.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