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的护理
邓佳仪 周凯欣 翁海胜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汕尾市 516475
压力性损伤由压力或联合剪切力致皮肤、皮下组织损伤,常位于骨隆突处,2019 年指南分 6 类。其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和社会带来负担【1】。2021 年蒋琪霞等对我国46 所三级医院调研显示,60555 例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 1.67% ,医院获得性 0.74% ,男性、 ⩾80 岁及ICU 患者现患率更高【2】。近年因人口老龄化、灾难事故,伤残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上升,80%发生于骶尾部等部位,3、4 期与压力和剪切力相关,4 期损伤严重。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含多种组件,能为创面创造良好修复环境,临床认可其促愈合作用【3】。本文即汇报一例采用该技术治疗骶尾区4 期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的护理情况,以促创面愈合。
1 病例介绍
患者潘某,男,75 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 月余,加重1 天。”于2024 年6 月19 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肺炎、骶尾部4 期压力性损伤、高血压病2 级(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心力衰竭。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予吸氧,感染治疗,改善循环、护胃、营养支持、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贫血等措施;骶尾部 4 期压力性损伤,伤口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膜层覆盖,部分筋膜外露,请伤口造口护理专科持续跟踪治疗。
2 高级健康评估
(1)疾病病症:患者身患肺炎、骶尾部 4 期压力性损伤(伤口 3cm×3cm×1.3cm; )、高血压 2 级(高危)等多种疾病。近4 月反复咳嗽咳痰,1 天前症状加重伴气促,精神、胃纳、睡眠差;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现服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双肺呼吸音粗且左肺底有湿罗音,脊柱、膝及双手关节活动受限。2024年6 月3 日胸部CT 示慢支、肺气肿等问题,实验室检查多次提示 BNP、D-二聚体等指标异常,7 月1 日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
(2)一般健康状况:生命体征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异常,意识清醒无疼痛,睡眠质量一般,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皮肤多处异常,口唇稍苍白,轻度焦虑但家庭关怀度高。
(4)ICF 自理能力躯体活动和移动:ICF 评估显示,患者认知、吞咽、感觉、排泄、交流功能良好,社会能力积极,但躯体活动受限,日常生活重度依赖。
(5)风险与并发症:存在发热、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相关风险,DVT、关节僵硬等卧床风险,及中危跌倒风险。
3 护理评估
3.1 全身评估
75 岁男性患者,反复剧烈咳嗽伴气促,咳黄白痰,双肺呼吸音粗且左肺底有湿罗音。长期卧床,重度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精神、胃纳、睡眠差。脊柱、膝及双手关节活动受限,日常生活重度依赖(Barthel 指数25 分),患肺炎、骶尾部4 期压力性损伤等多种基础病。
3.2 伤口局部评估
骶尾部4 期压力性损伤,大小 3cm×3cm×1.3cm ,渗液潮湿、黄色粘性,气味4 分。伤口基底75%红色、25%黄色,肉芽纤维化且有黄白膜层,部分筋膜外露,周围皮肤发红伴色素沉着,无潜行,静息时无痛,换药时NRS2 分。
3.3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活动能力受限、长期卧床、老年人皮肤弹性减退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气促、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
(3)营养不良:与营养摄入不足,患有慢性疾病、感染、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低于机体需要量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中度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关
3.4 护理目标与计划
(1)促进伤口愈合:伤口管理(2)控制感染,改善肺通气功能:用药管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功能锻炼(3)改善营养不良情况:饮食计划,培养良好饮食习惯(4)提高活动耐力:日常活动计划(5)树立信心,缓解焦虑,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4 护理措施
4.1 伤口局部处理
(1)首次处理(6-19):先以碘伏清洁伤口周围皮肤,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及周围,保守锐性清创清除表面生物膜,再清洗抹干;随后行持续 VSD 治疗,修剪聚乙烯醇泡沫,置入引流管,覆盖敷料并封边固定,接中心负压调至-150mmHg,定时巡视观察密闭性、渗液、管道情况,按需调整换药频率。
(2)后续评估处理(6-25、6-28、7-2):每次均先评估VSD 装置固定与吸引效果,移除敷料后同前消毒清洗。伤口面积逐步缩小,基底红色占比有波动,均有部分筋膜外露、肉芽纤维化,NRS 疼痛评分 2 分,处理措施均同首次。
4.2 全身处理
(1)用药护理:依细菌培养结果用抗生素控感染,观察药效并复查感染指标,同步治疗肺炎、心衰等基础
(2)改善肺通气:抬高床头助排痰,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并监测呼吸与血氧;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定时通风调节病房温湿度。
(3)改善营养:建议摄入高蛋白等营养食物,静脉输注营养物质,定期检测白蛋白等指标评估效果,加强口腔护理增进食欲。
(4)提高活动耐力:每日至少2 次关节活动,指导定时翻身,下床需搀扶防体位性低血压。
5 效果评价
经治疗护理,患者骶尾部伤口面积从 3cm×3cm×1.3cm 缩小至2.3 cm×1.8cm×0.8cm ,基底红色占比降至50% ,仍有肉芽纤维化与筋膜外露,渗液为黄色粘性,气味评分升至5 分,疼痛评分稳定,继续负压吸引治疗。感染指标未降仍需抗感染,氧饱和度维持 95%以上,白蛋白升至26.6g/L,可自行翻身且关节活动无气喘。
6 讨论
本案例中,患者骶尾部4 期压力性损伤经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伤口明显缩小,该技术在促肉芽组织生长、清坏死组织上疗效显著【4】。 其机 持续 吸引清除有害物、封闭创面控感染、增加创面血流量促修复、清除组织间液消水肿。VSD 操作细节管 关键:需彻底清创后使用,勿误除骶尾部筋膜;负压维持-0.02~0.04MPa,严防漏气与管道问题;引流期定期评估补充营养,且明确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不适用。
7 体会与反思
从案例中体会到,慢性心衰患者换药需备齐物品减时,基础病多、感染患者需动态监测相关指标,此案例因缺部分影像及检验数据,难完整描述好转情况。护理人员需做好护理与宣教,此患者护理中未及时关注非专科重点,老年共病患者应联合MDT 会诊,以完善护理、加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雷常彬,刘珊珊,王聪,等.人工智能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5):887‐891.
[2]张悦,王献珍.感染对伤口愈合的阶段和影响[J].临床医学进展,2022,12(7):6039-6044.
[3]陈玲玲,程海霞,顾清昕,鲍丽超.氧疗在伤口愈合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2023,12(6):1000-1005
[4]张铭,于浩,陈铭锐,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38(04):451-458.
作者简介:邓佳仪,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1999.10.20,籍贯:海丰县,学历:大专,职称职务:护士,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