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汪官均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重庆 彭水 409600

阅读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的一条重要渠道。不仅在语文学科,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阅读。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使得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机械地记忆知识,掌握一些针对考试题的所谓“标准答案”或“解题思路”。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加以扭转。本文笔者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就如何在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阅读教学虽然产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依旧存在着投入大、承受慢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因此投入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多,长此以往,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语文教师找不到解决办法。目前,从整体的角度而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的教学方式,无法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发展。同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无法实现学生对阅读的深入理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这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阅读教学过于模板化和流水化,语文教师无法认识到阅读的真正意义,进而使得学生思维固化,一方面使得学生无法灵活地应对高考,另一方面,也使得无法发挥阅读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条件。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旗帜,引领着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行,是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根本。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师所设置的目标要简洁而明确,以强化目标的导向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祝福》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将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过程与方法目标为体会并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探究倒叙手法的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结合实际,便可以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进而既可以避免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假大空,又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增长见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想要顺利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是一项集读与思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输入活动。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有所收获,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直接关联,而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是重要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促使学生爱上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的重点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展阅读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可读的素材和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如在教学《苏武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导入环节欣赏歌曲《苏武牧羊》,借助歌曲让学生了解苏武历尽艰辛仍持节不屈的精神,引出“家国情怀”这个主题,然后再讲述课文。在讲述了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文言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拓展阅读“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的外交官”的材料,并思考问题:外交的重要性?外交官都需要哪些能力和素养?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主动思考。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理解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长期的发展进步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潘淑芳.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24.

[2] 陈建华.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