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研究

作者

包欢欢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一、教育数字化与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内涵

教育数字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及教育管理的智能化等多方面变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育数字化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个性化学习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因素制定独特的学习方案。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学习中,有的学生对诗歌的意象理解较为困难,而有的学生则能迅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教育数字化环境下的资源丰富多样,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学习软件等,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高中语文课堂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路径构建

(一)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例如,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教材中的文言文如《劝学》《师说》等。对于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在线的文言文学习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了详细的字词注释、语法讲解以及全文翻译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而对于对古代文化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数字博物馆、文化遗产网站等深入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探索

1.自主学习

教育数字化为高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中的戏剧单元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观看经典戏剧作品的演出,然后自主分析剧本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对于喜欢探究性学习的学生,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戏剧的流派、表演风格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2.协作学习

借助数字化工具,学生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协作学习。在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单元时,如《祝福》,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通过在线讨论平台交流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社会环境等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有的学生擅长文字分析,有的学生则善于从历史背景角度解读,共同完成对小说的深度探究。

(三)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传统的语文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应建立多元化的个性化评价体系。例如,在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创作单元时,对于有创作天赋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他们的诗歌作品,根据读者的点赞、评论等进行评价;对于擅长朗诵的学生,可以录制朗诵音频或视频,从朗诵的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参与讨论的频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三、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路径实施的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

1.数字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上的语文学习资源众多,但部分资源存在准确性、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获取错误信息,影响学习效果。

2.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差异

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例如,在利用在线平台组织协作学习时,教师可能无法很好地协调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不能充分利用平台的功能进行教学评价。

3.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律能力

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字素养,不知道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而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受到网络娱乐等因素的干扰,无法专注于语文学习。

(二)展望

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前景广阔。未来,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监管,提高资源的质量。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的数字化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律能力。通过各方的努力,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的个性化学习将不断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一然.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2024:156-157.

[2]谢金花.教育与科技相融,有效推动高中语文数字化课堂建设[J].试题与研究,2022,(09):117-119.

[3]姚勤.数字化技术赋能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路径探究[J].教师,2025,(07):41-43.

[4]卢涛.AI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育界,2024,(20):2-4.

[5]张淑婷.数字化资源辅助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2022,(03):95-97.

本论文系 2024 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差异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KT24050)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