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思政课讲好江西故事的路径研究

作者

董洋洋

南昌工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课程资源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而备受关注。红色故事资源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精神大多数以江西红色故事为载体来实现的。而江西,是原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的出发地,著名的革命老区。江西故事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数字化时代下,我们需将江西故事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科学文化素养,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一、数字化时代下江西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概述及意义

江西故事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中深厚的爱国情怀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引导。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社会中充斥着多样的价值观念,个别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清楚认识世界,难免会被不良的思想和观点所影响,产生有悖于国家和史实的错误言论,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应当成为高校德育的重点。而江西故事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想信念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高校将江西故事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在鲜活的爱国事例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自觉发扬革命传统,将家国情怀的培育放在人生的重要位置。

在刘麟的文章《浅析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问题》中提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要用信念来培养信念。教师要坚定自己的道德认识,才不会被社会中出现的复杂现象所困扰。同时,教师在传授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样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常言道,“ 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江西故事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发挥江西故事资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江西故事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各历史内容都具有史料记载。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江西博物馆,例如井冈山博物馆、八一纪念馆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切身体会江西故事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点,更是祖国未来的根基所在。要培育一个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需要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江西故事就可以发挥其优势,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江西故事的深远意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高校能够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人价值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对江西故事了解不够深入。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把江西故事讲给学生,让他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讲述江西红色故事、播放红色影片等,将江西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 灌输” 给学生,让学生达到对江西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之后,使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而坚信中国共产党人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二、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思政课讲好江西故事的现状分析

由于当今大学生以“ 00 后” 为主,而我国中学教育又是以应试为主,文科和理科的不同,造成了一些学生对于红色故事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储备不足。他们最缺少是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因此,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他们已经离开了战争和革命的年代,所以生活现实与革命的艰苦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都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和国家艰难的时期,所以不能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独立局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此外,在网络时代中的大学生更多是宅在家里或者是在校园中,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他们业余时间的生活主要内容,他们更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阅读红色书籍,对祖国的伟大政策知之甚少。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享有了改革的成果,但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多么的不容易,也没有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多么的先进,因此当他们取得胜利之后,常常把胜利完全归功于自己的个人努力,使得江西这一资源所起到的教育意义变得很小,通过讲述江西故事能让学生们能更有兴趣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也能更好的理解其背后的故事。

首先在思政课堂上,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了解江西故事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江西故事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倘若思政课在江西故事方面的教学仍浮于表面,那么学生对于江西故事的认识则会更加浅薄。在思政课上教师通常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播放照片视频、单向灌输或阅读文章等,但往往在观看完影片后却不加以具体讲解以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让江西故事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这一育人效果也就是浮于表面了。

其次,高校对江西故事资源融入校园文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过了解可以发现,有些学校的宣传牌、校训、校园标志、校园雕塑等隐形教育都存在不足之处。一般情况下,高校都会选取当前时代的最新的热门话题,或是时事政治等内容来对其进行重点宣传,而江西故事在校园文化方面的应用则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在将江西故事与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高校进行了相应的准备活动,与之有关的红色社团数目很少,而且所进行的活动形式也比较简单,最后,没有健全管理体制。将江西故事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到一起,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目前高校对此还没有一个健全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忽略了江西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之处,它没有一个专业的管理监督机构,它仅仅是凭借着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素养。然而,人都具有惯性,如果缺少一个合理的监管制度,就不会产生对教师进行鞭策的动机,教师稍微有些懈怠,学生就会变得松懈。第二,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操作的评估准则和保护措施。高校利用江西故事的优势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与保证制度;由于缺少激励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员工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不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得很敷衍,不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更不会与人进行沟通,时间长了,就会变得闭门造车,根据自己主观意志和观点来进行授课,从而影响到了教育的结果。

三、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思政课讲好江西红色故事的实践路径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事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结合体。江西故事能否有效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江西红色文化的修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氛围育人是一个熏陶教育的过程,在育人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校园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就可以为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以学院为单位,组织举办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江西故事主题活动,比如人工智能专业可以利用所学的VR 技术,实地考察江西革命圣地,通过VR的方式展现江西红色故事,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形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定期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但不局限于一地一景,将江西故事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具有院系特色的红色文化宣传栏、红色网站或红色书籍读书角等,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体会江西故事的魅力,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领会江西故事的内在精神。同时也可以开展假期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自主进行红色教育实践,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新兴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汇报,将假期江西红色教育实践纳入成绩考核中,让学生在前期宣传、中期考察和后期考核中都提升参与感,从而从自发学习与外在条件中扩大江西故事的影响力,通过显性的课业形式和隐性的文化氛围带动学生从学中感悟,从感悟中升华。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思想和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江西故事融入当地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要使江西故事更好的融入思政教育,要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其观念,使他们能够主动对江西故事进行学习与发展。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学习开始前,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了解江西故事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学习要重视江西故事的作用;在学习后,学生要做好总结工作,进行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江西故事融入思政的课程不仅只能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其自身具有的丰富内涵,可以用更加直观、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

思政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解都来自于思政课堂和日常的思政工作中,要真正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将江西故事深入人心,则要牢牢抓住思政课这一主要阵地。要实现在江西故事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需要教师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素质的提高。思政教师作为思政课堂的引导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利用江西丰富的革命事迹,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灵活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避免单一的教学形式,在不断深入的教学研究下,利用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去了解红色资源,在学习与研究中实现德育的目的。其次需要学校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规划中形成单独或有计划的江西故事课程,通过制定系统的课程体系,开发出更多的思政课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江西故事,定期开展对教师的课程培训,将江西故事与思政课紧密融合起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进行相对的课程设置,并创新适合本校发展的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让江西故事与公共课结合起来,共同满足大学生对于江西红色资源学习的需求。同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教师将江西故事融入思政课堂中,确保措施可以落到实处。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江西丰富的江西故事开展实践教学。如教师在“ 八一精神” 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结合文物,图片,讲解南昌起义背后的故事及过程,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南昌起义,深入理解八一精神;在“ 井冈山精神” 的教学中,开展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等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其中,让学生体验革命先辈所吃的饭菜,听革命后代将先烈们的故事等等,学生参加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举行汇报演讲,向同学进行交流并展示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感悟历史,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网络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江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要进一步发展江西故事就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对江西故事的兴趣。政府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的方式,引导社会提供更好的育人氛围,鼓励将江西故事与新兴形式融合起来,比如利用新媒体和短视频的方式传播江西故事。推动挖掘江西故事的亮点,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如动漫行业、服装行业等,通过新兴形式与产业融合推动大学生自发了解并主动传播江西故事,在寓教于乐中强化网络江西故事的育人作用。同时还要规范好江西故事网站的运营与维护,及时更新江西故事的相关资讯,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传播江西故事。将江西故事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尝试。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形势与政策” ,这些课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 四个自信” ,深刻体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将这些内容与江西故事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江西故事,丰富江西故事的内容。

四、结语

江西故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广大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江西开展的伟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条必经之路,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红色精神,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利用江西故事的红色精神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的“ 德” 智“ 体”美“ 劳” 全面发展。本文以江西故事特有的发展环境,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得江西故事底蕴深厚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发挥独特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习近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 人民日报2019-9-19(1).

[3]把思政课办的越来越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4]李睿.传承和弘扬江西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9,17(02):38-41.

[5] 壮丹丽.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大追问[J]. 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2021,39(03):125-129.

[6]刘麟.浅析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问题[J].考试周刊.2013 (A4):131.

基金项目:校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NGSZKT-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