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师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研究

作者

魏建业 吴琳璇

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我国传统教学思维方式借鉴了苏联的凯罗夫、冈察洛夫等教育专家的思想,他们强调教学要有直观性、系统性、连贯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巩固性等原则,认为学生从学习教材和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可以迅速的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这种思维方式对迅速提高应试成绩非常有效。但是目前社会是信息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丰富互联网资源使课本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目前社会学生需要提高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知识大爆炸的背景条件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教学思维方式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思想动力的源泉,所以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目前我国教师教学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一)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方法的培养

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大多停留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面,故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面。教师的荣誉感也来自于自己授课班级的学习成绩,教学评价体制也更倾向于参考教学成绩。学生成绩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重要的评价因素。目前的应试教育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而对学生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考察较少。而提高成绩的最快方式就是直接灌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甚至会出现厌学,逃课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流程化,学生认知被动化

教学过程流程化是指教学的形态、运演路径、发展阶段和结果等已被预先设定,教学过程就是严格按照预设一步步展开的过程,教学过程流程化动摇了了师生创新意识建构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灌输”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教学计划与预期目标的高度一致,只能把师生自由的操作空间压缩到最小,其后果是学生只能跟随老师的讲课进度来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团队意思和自我学习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固守传统教学思维,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位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例如网络云课堂、慕课、远程在线教学等等,教师和书本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原来的“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把知识教会学生就行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目前信息化社会学生可以很方便的从网络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所以学生最需要的是“授人以渔”,即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注重创新的意识。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思维没有关注的方面。

二、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的措施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应该视为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的探索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知识不是被动的等待教师灌输,而是需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学习知识,进而内化进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中。结合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和目前教学思维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师教学中的教学思维:

(一)加强师生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在自主构建知识版图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意义所在。学生要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领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把课堂的主导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在此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得到激发,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

(二)加强教师培训和自身学习,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建构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控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角色转变后,教师不用再一直讲授知识,表面上教师工作量减少了, 而事实上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后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教师能力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传承优秀教学思维模式,加快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例如直播教学、翻转课堂、慕课教学等。此类教学模式引 的教学改革热潮。实践证明依托于海量优质数字资源的网络教育对提高 大帮助。同时在我国悠久的教育历史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去 和传承。创新教 是要留精华除糟粕,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些弊端进行积极的调整,对其中优秀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发扬和继承。使创新教学模式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科学性。

(四)发挥教学思维作用,形成教师特色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思维指导了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从而优化教师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思维方式优化对教师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快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形成特色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思维的外化表现,教师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在教学思维的指引下对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升华,取其精华并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三、教师教学思维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教学思维方式影响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它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教学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简化教学程序、提升教学效率。固化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可能阻碍教学变革的发展,束缚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持续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后,其连接的开放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思考方式。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对待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的自主权和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教学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教学思维思维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思维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等。要推行教学改革,建立起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体制,必须从教师教学思维进行入手进行革新。促进师生角色转变,采用新的建构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璇.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性转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07):157-158.

[2]罗祖兵. 教学思维方式:含义、构成与作用[J]. 教育科学研究,2008(Z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