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式学习的效果与实施方法
任映璇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蔡家庙九年制学校 745111
一、引言
在教育不断革新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持续探索与转变。互动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教学方式,逐渐崭露头角。它打破传统 “满堂灌”的局限,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这种转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还对其思维拓展、语言表达等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
二、互动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2.1 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聆听,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易觉枯燥。互动式学习则截然不同,通过多样化互动形式,如趣味问答、情景模拟等,将抽象语文知识具象化、趣味化。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积极参与,在欢乐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是充满期待。
2.2 提升思维能力
互动过程中学生需积极思考,回应他人观点并表达自己见解。课堂讨论环节,针对同一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碰撞出思维火花。学习《司马光》时,讨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有的学生赞赏其机智勇敢,有的思考有无其他救人方法,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逐步提升。
2.3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互动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表达机会,无论是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还是成果汇报,学生都需清晰、准确地表达想法。初期可能表达生涩,但在不断锻炼中,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如在 “我的一次难忘经历” 分享活动中,学生从最初的结结巴巴,到能流畅生动地讲述经历,语言表达能力显著进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式学习的实施方法
3.1 优化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互动式学习常用手段。教师提问要精心设计,避免简单的 “是不是”“对不对” 式问题。应提开放性、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可问 “西沙群岛的哪些景色让你觉得它富饶?从文中哪些语句能体会到?” 学生围绕问题研读课文、分析归纳,在与教师、同学交流中理解课文,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3.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生生互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合理分组。布置合作任务,如学习古诗词时,小组合作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背景、创作意图,讨论诗词意境、情感表达,最后共同完成诗词赏析报告。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倾听,提升团队协作与语文综合素养。
3.3 利用多媒体辅助互动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为互动式学习提供丰富资源。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如教《桂林山水》,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美,随后组织讨论 “你眼中桂林山水美在哪里?作者如何描写的?” 学生结合视频与课文热烈讨论,加深对课文理解,同时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学习成果,方便交流评价,增强互动效果。
四、互动式学习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4.1 把握互动节奏
互动过程中教师对节奏的把控是一门艺术,它直接影响着互动式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如果一味追求快速推进教学流程,每个互动环节都浅尝辄止,学生尚未充分思考便被催促进入下一环节,那么互动就会沦为形式主义,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其中,更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反之,若某个互动环节过于拖沓,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分散,原本热烈的讨论可能演变成无关的闲聊,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会打乱整体教学计划,导致后续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以《雷雨》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讨论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时,教师可提前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 8-10 分钟的讨论时间。在讨论进行到 6 分钟左右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学生的讨论状态,对尚未进入深入探讨的小组进行适当引导,如 “大家可以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景色的不同哦”。时间一到,立即示意学生停止讨论,借助板书或多媒体呈现各小组的核心观点,引导学生快速总结归纳,顺利过渡到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环节。
4.2 关注全体学生
在互动式学习中,教师必须树立 “全体参与” 的理念,因为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学习节奏和性格特质,只有让所有学生都融入互动过程,才能实现教学的公平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性格外向、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他们的发言自信流畅,成为课堂的 “焦点”;而性格内向、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则容易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或是害怕说错被嘲笑,或是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参与讨论,逐渐被边缘化,形成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的两极分化局面。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为他们分配相对简单且适合表达的任务,如记录小组观点、复述他人发言等,并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如 “你记录的观点很清晰,能不能试着把它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在互动过程中多关注他们的反应,当他们面露困惑时,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易懂的小问题,引导他们逐步思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
4.3 及时反馈评价
互动结束后的反馈评价是互动式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如同导航灯,能为学生指明后续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从而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这种反馈评价并非简单的 “好” 与 “不好” 的判断,而是要具体、全面且富有建设性。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汇报后,教师不能只说 “这个小组表现不错”,而应从多个维度进行点评,如 “你们小组收集的关于古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很详实,这让大家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入了,值得肯定;如果在分析诗词意境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多说一点,效果会更好。” 对于学生个体的发言,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新颖的词语、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要给予表扬,如 “你用‘翩翩起舞’来形容蝴蝶,这个词语用得非常生动形象,说明你平时很注重积累哦。” 同时,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要以温和的方式指出,避免打击其积极性,如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要是能把理由说得再有条理一些,大家会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五、结论
互动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效果显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优化课堂提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互动等实施方法,可有效推动互动式学习开展。实施过程中注意把握互动节奏、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反馈评价,让互动式学习更好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道路上茁壮成长,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岚敏 .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C]// 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 . 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论文集 .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山口小学 ;,2025:89-90.
[2] 彭艳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4-12-20(B03).
[3] 林化如 . 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读与写 ( 教育教学刊 ),2020,17(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