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肖敏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芙蓉学校 4155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要求教师对学生作业减负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要重视数学阅读,锤炼数学语言;推进综合学习,统整知识内容;强化数学实践,探究问题本质。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是创新性的新颖教育理念,其主要是指减轻学生所面临的课外负担与课业负担。双减政策是在缓解学习负担、学习压力的前提下强化整体学习效率的措施。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依托题海战术鼓励学生参与长期的数学训练,提高数学成绩。若未能及时更新理念并创新教学手段,则无法达成减负增效目标。
1数学教学特点
(1)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生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关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多维度化,通过对各种数学知识的启发、对内在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数学思维启蒙来不断创新认知,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来完善现有教学体系设计,在科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认知体验。(2)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在进行各种数学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生活化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认知体验进行不断提升。遵循陶先生的“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下,提升学生内在的数学知识把控水平,以生活为基础做好各种丰富的教学体验,在减少各种导入时间的同时也能够做好课堂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融合,从生活的角度来提升学生认知和数学思维水平。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2.1注重预习,确保“减负增效”更好进行
要想有效落实“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等教育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生通过预习,能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传授知识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通过开展课前预习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力和生活体验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会出现学习差异和理解差异。通过有效的预习活动,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且可以熟练运用。在进行预习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和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2.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能够更深层次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找到解决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问,设置出更适合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所学内容,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提升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点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
2.3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数学教材中的各种概念过于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通过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剖析。当然,进行这项工作之前,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在备课的时候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相关数学文化知识,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普及数学文化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实现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形象思维的辅助下逐步发展数学抽象思维。
2.4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教师要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练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设计多元化作业,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再按照不同层次设计分层作业。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分层作业要有针对性,这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长需求的必然要求;其次,数学文化要在作业的立意、情境、内容、形式、任务、评价诸方面有所体现,这是在作业设计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由之路;最后,作业布置最好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时事热点,这是实现分层作业功能的有效途径。这样,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时,就能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成就感,又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由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原本就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不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提高课堂效率,推动作业改革,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来,利用好课堂时间,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赢,实现教育的最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海梅.“双减”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怎样提质增效[J].天津教育,2022(22):98-100.
[2]林小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措施[J].学周刊,2023(1):73-75.
[3]朱禧凤.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