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五育融合策略研究

作者

崔江巍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 072350

引言 :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五育并举成为教育发展重要方向。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融入五育能培养学生多元能力。深入研究五育融合策略,不仅能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五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

1.1 德育:培养学生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有着深刻的内涵与重要价值。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每一个定理的推导、每一个公式的运用都容不得丝毫马虎。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例如,在进行复杂的数学证明时,从条件到结论的每一步推理都需要依据明确的定理和逻辑规则。这种严谨性会逐渐内化为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同时,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如追求真理、不断探索未知等。许多数学难题历经数代数学家的钻研才得以解决,这一过程体现了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

1.2 智育:提升逻辑思维与知识运用能力

智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尤为明显。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从代数到几何,从函数到数列,各个板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例如,在解决函数综合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多个方面的性质,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而且,高中数学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理,更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在解决数学内部的难题,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这也是智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所在。

2. 高中数学教学五育融合现状与问题

2.1 现状:五育融合的初步实践情况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了五育融合的初步实践。一些教师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与五育相关的元素。在德育方面,部分教师会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在智育上,学校和教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体育方面,有些学校会组织数学与体育结合的趣味活动,如根据数学知识设计体育游戏的规则。在美育方面,教师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具有数学美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在劳动教育方面,也有教师会结合数学知识讲解实际劳动中的应用案例。然而,这种融合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2.2 问题:融合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在高中数学教学五育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五育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将五育全面融合到数学教学中的能力。他们可能更擅长单纯的数学知识传授,而对于如何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自然地融入数学教学感到困惑。其次,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例如,缺乏专门为五育融合数学教学编写的教材和教学案例,教师在寻找合适的素材时面临困难。

2.3 原因:剖析影响融合效果的因素

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五育融合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育体制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使得学校和教师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智育方面,而对五育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很少接受关于五育融合教学的专门培训,在职培训中也缺乏这方面的深入内容,导致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此外,社会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升学上,这种社会氛围也使得学校和教师在推进五育融合时面临较大的压力,难以真正做到全面、深入地融合五育。

3. 高中数学教学五育融合策略

3.1 课程设计:融入五育元素的课程规划

在高中数学课程设计方面,融入五育元素需要精心规划。首先,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要明确五育融合的目标。例如,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目标外,要增加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审美能力、体育精神和劳动意识等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板块融入五育元素。如在函数教学中,可以引入经济学中的成本函数、利润函数等实际应用案例,体现劳动教育中的经济意识;同时,通过函数图像的对称美来渗透美育。在课程结构上,可以安排专门的主题课程,如“数学与体育中的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体育赛事中的数据,既学习数学知识,又体会体育与数学的联系,同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严谨的态度。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促进五育融合

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五育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智育),同时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德育)。例如,探究圆锥曲线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进行计算,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劳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小组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德育)。而且,小组可以对数学中的美学元素进行讨论,如不同几何图形组合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学在体育、艺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五育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3 评价体系:构建全面的五育融合评价

构建全面的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在评价指标方面,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应包括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相关指标。例如,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是否严谨(德育)、是否积极参与数学与体育结合的活动(体育)、能否发现数学中的美(美育)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劳动中的问题(劳动教育)等。在评价主体上,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反思自己在五育融合学习中的表现,学生互评则可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监督。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五育融合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作业等;终结性评价则主要考察学生在期末考试等重要测评中的综合表现。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五育融合中的学习成果,激励教师不断推进五育融合教学。

结束语 :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五育融合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通过明确五育内涵、解决融合问题、落实融合策略,能让数学教学发挥更大育人功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高中教育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欣月 , 郎淑雷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J]. 理科考试研究 ,2025,32(05):60-62.

[2] 马海娇 . 五育并举,塑造挺拔灵魂——浅析“五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J]. 数学教学通讯 ,2023,(12):64-66.

[3] 张有林 .“ 五育融合”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J]. 新智慧 ,2022,(18):46-48.